倒生蓮
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倒水蓮(《草木便方》),花老鼠、尾生根、石上鳳尾草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金雞尾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盤龍蓮(《貴州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鐵角蕨科植物長葉鐵角蕨的帶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長葉鐵角蕨
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狀莖短,直立,被卵狀披針形的粗篩孔狀鱗片。葉叢生,葉柄長8~15厘米,無毛,淡綠色;2回羽狀復葉,線形,長10~20厘米,寬約3厘米,先端突出1長尾;羽片多數,矩圓形,下部羽片稍縮短,基部不相等,有極短的柄,小羽片狹線形,先端鈍,上具細脈1條,基部向上小羽片再分裂;草質,綠色。孢子囊群線形,每小羽片上1枚;囊群蓋膜質,向上開口。
生于石上及樹上陰濕處。分布西南、華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
①《貴州草藥》:"辛,平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微苦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散瘀,去風濕,通關節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痰多,黃腫,跌打損傷,筋骨疼痛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散風,消濕,行瘀滯,利血脈,通關節。治吐、衄血,跌打,胸脹,腰痛。"
②《天寶本草》:"強筋壯骨。療跌打損傷,筋骨疼痛。"
③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消水腫。"
④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止血,生肌,續筋,治肺癆。"
⑤《貴州草藥》:"清熱除濕,驅風,化瘀生新。"
⑥《湖南藥物志》:"消炎,消腫,活血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、搗汁點眼或研末調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黃腫病:金雞尾全草,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②治火眼紅腫:金雞尾、散血草,搗爛,敷眼或取汁點眼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③治風濕疼痛:盤龍蓮一兩。泡酒服。
④治咳嗽痰多:盤龍蓮一兩。煨水服。
⑤治骨折:盤龍蓮搗絨,包傷處。
⑥治吐血:盤龍蓮二兩。煨水服。(③方以下出《貴州草藥》)
⑦治火傷:㈠金雞尾葉,搗爛,調麻油搽。㈡金雞尾葉,曬干研末,麻抽調搽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倒生蓮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倒生蓮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倒水蓮(《草木便方》),花老鼠、尾生根、石上鳳尾草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金雞尾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盤龍蓮(《貴州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鐵角蕨科植物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地錦
地錦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地噤(《本草拾遺》),常春藤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爬墻虎、紅葡萄藤、紅葛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...
-
稻谷芒
稻谷芒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稻穩(《日華子本草》),谷穎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稻的果實上的細芒刺。植物...
-
燈盞細辛
燈盞細辛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地頂草、燈盞花(《云南中草藥》),地朝陽、雙葵花、東菊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 【來源...
-
地白草
地白草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七星蓮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天芥菜草、白菜仔、雞疴粘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黃瓜草(《廣...
-
斑葉蘭根
斑葉蘭根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野洋參根(《貴州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或小斑葉蘭的根莖及根。植...
-
補血草
補血草 (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) 【來源】為白花丹科植物西伯利亞補血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西伯利亞補血草,又名:大葉...
-
鬼筆
鬼筆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朝生暮落花、狗溺臺(《本草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鬼筆科植物細皺鬼筆的子實體。 【植物形態...
-
膽星
膽星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膽南星(《本草選旨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天南星用牛膽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。 【制法】將生天南星放在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地錦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