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漿
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
【異名】土漿(陶弘景),地漿水(《會約醫(yī)鏡》)。
【制法】掘黃土地作坎,深約二尺許,灌水,攪混,俟其沉淀,取上面清液,即為地漿水。
【性味】甘,寒。
①《別錄》:"寒。"
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無毒。"
③《品匯精要》:"味甘,性平寒,無毒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肺二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解毒,和中。治中署煩渴,傷食吐瀉,脘腹脹痛,痢疾,食物中毒。
①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:"治諸菌毒。"
②《別錄》:"主解中毒煩悶,"
③《綱目》:"解一切魚肉果菜藥物諸菌毒,療霍亂及中?卒死者,飲一升妙。"
④《本草備要》:"治泄痢冷熱赤白,腹內(nèi)熱毒絞痛及蟲蜞入腹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煮沸飲;或代水煎藥。
【選方】①治熱渴心悶:服地漿一盞。(《圣惠方》)
②治干霍亂病,不吐不利,脹痛欲死:地漿三、五盞,服。大忌米湯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黃?魚毒,食此魚,犯荊芥,能害人:服地漿解之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④治食生肉中毒:掘地深三尺,取土三升,以水五升,煎五沸,清之,(服)一升。(《梅師集驗方》)
⑤治中野芋毒:土漿飲之。(《瀕湖集簡方》)
⑥蜀椒閉口者有毒,誤食之,戟人咽喉,氣病砍絕,或吐下白沫,身體痹冷,急治之:地漿次之。(《金匱要略》)
⑦治服藥過劑悶亂者:地漿飲之。(《肘后方》)
地漿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(dǎo)讀】:地漿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 【異名】土漿(陶弘景),地漿水(《會約醫(yī)鏡》)。 【制法】掘黃土地作坎,深約二尺許,灌水,攪混,俟其沉淀,取上面清液,即為地漿水。 【性味】甘,寒。 ①《別錄...
文章標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滴水珠
滴水珠 (《江西草藥》) 【異名】石半夏、石里開、一滴珠、水滴珠(《江西草藥》),水半夏、獨葉一支花、巖芋、天靈芋、一...
-
燈心草根
燈心草根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根及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燈心草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取。 【性...
-
刀豆殼
刀豆殼 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刃豆的果殼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刀豆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果實成熟時,采收果實,曬干...
-
地柏葉
地柏葉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地柏枝、野柏樹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丹雪鳳尾、傷寒草、止血草、石蜈蚣、小葉鳳...
-
白刺花葉
白刺花葉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葉片,植物形態(tài)詳白刺花條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葉含香葉木甙。 【性味】...
-
雞嗉子
雞嗉子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野荔枝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山覆盆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山茱...
-
寒水石
寒水石 (《吳普本草》) 【異名】凝水石、白水石(《本經(jīng)》),凌水石(《別錄》),鹽精(《丹房鑒源》),水石、冰石(《石藥爾...
-
白果根
白果根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白果條。 【采集】9~10月采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根皮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(dān)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滴水珠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