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莓果
(《黑龍江中藥》)
【異名】薔薇果(東北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實。
【植物形態】山刺玫,又名:刺玫薔薇、野玫瑰。
落葉灌木,高0.8~2米。根木質,粗長,暗褐色。枝暗紫色,無毛,小枝及葉柄基部有成對的皮刺,刺稍彎曲或直。單數羽狀復葉互生;小葉5~9,長圓形或闊披針形,長1~3.5厘米,寬0.5~1.5厘米,先端尖或稍鈍,基部圓形或楔形,邊緣具細鋸齒,上面深綠色,無毛,下面灰白色,有粒狀腺點及短柔毛;葉柄有腺體;托葉宿存,長1厘米,下部2/3與葉柄合生。花單生或2~3朵;深紅色,徑約4厘米;萼片窄披針形,與花冠等長,全緣,果期時增大。果實球形或卵圓形,徑1~1.5厘米,紅色,具宿存萼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林緣開闊地及河岸邊,山坡灌叢間及雜林中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、山西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刺莓果根)、花(刺玫花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果實在將成熟時摘下,立刻曬干,干后除去花萼,或把新鮮果實切成兩半,除去果核,再行干燥。
【藥材】干燥果實呈球形,壁堅脆,橙紅色,直徑1.2厘米,種子有毛茸,共24粒左右。味酸甜。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黑龍江中藥》:"助消化。治小兒食積。"
②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健脾理氣,養血調經。治消化不良,氣滯腹瀉,胃痛,月經不調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3錢。
【選方】治頑固淋病:刺莓果一束。水煎服。(《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刺莓果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刺莓果 (《黑龍江中藥》) 【異名】薔薇果(東北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】山刺玫,又名:刺玫薔薇、野玫瑰。 落葉灌木,高0.8~2米。根木質,粗長,暗褐色。枝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刺楸樹根
刺楸樹根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刺五加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。植物形態詳"刺楸...
-
粗葉耳草
粗葉耳草 (廈門《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》) 【異名】節節花。 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粗葉耳草...
-
刺人參
刺人參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東北刺人參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東北刺人參 落葉灌木。根粗大,呈棒狀。莖...
-
酢漿草
酢漿草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酸箕(李當之《藥錄》),三葉酸草(《千金方》),醋母草、鳩酸草、小酸茅(《唐本草》),雀林...
-
白花藤
白花藤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白花藤 多年生攀援草本。莖細長,圓柱形...
-
絞股藍
絞股藍 HerbaGynostemmatisPentaphylli (英)FiveleafGynostemmaHerb 【別名】 七葉膽。 【來源】 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Gynostemmapentaphyllum(Thun...
-
附地菜
附地菜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雞腸(《本草經集注》),雞腸草(《別錄》),地胡椒(《貴州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紫草科...
-
龜肉
龜肉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肉,動物形態詳龜版條。 【性味】甘咸,平。 ①《食療本草》:溫,味酸。 ②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刺楸樹根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