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人參
(《吉林中草藥》)
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東北刺人參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】東北刺人參
落葉灌木。根粗大,呈棒狀。莖直立,有刺,節部特別多;樹皮淡灰黃色。葉互生,掌狀3~5裂,基部心形,邊緣有鋸齒和刺毛,葉脈亦有刺毛。花白綠色,集成許多小傘形花序,成總狀排列在主軸上,花梗密布褐色毛。漿果狀核果扁球形。花期8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層深厚處,見于針葉林帶的混交林中。分布吉林等地。
【采集】春季采挖,曬于。
【化學成分】根含生物堿、皂甙、揮發油、多糖。尚含強心甙。其他部分都含揮發油。
【藥理作用】參見"五加皮"條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吉林中草藥》:"解熱,鎮咳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3錢。
刺人參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刺人參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東北刺人參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東北刺人參 落葉灌木。根粗大,呈棒狀。莖直立,有刺,節部特別多;樹皮淡灰黃色。葉互生,掌狀3~5裂,基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酢漿草
酢漿草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酸箕(李當之《藥錄》),三葉酸草(《千金方》),醋母草、鳩酸草、小酸茅(《唐本草》),雀林...
-
刺天茄
刺天茄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苦顛茄、苦天茄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...
-
刺菱根
刺菱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。植物形態詳"刺菱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利水通淋。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...
-
刺桐葉
刺桐葉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海桐皮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小兒疳積...
-
佛手柑
佛手柑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佛手(《中饋錄)),佛手香櫞(《閩書》),蜜廣柑(《黔書》),蜜羅柑(《古州雜記》),福壽柑...
-
鬼箭錦雞兒
鬼箭錦雞兒 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 【異名】著母香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鬼箭錦雞兒的皮、莖、葉。 【植物形態...
-
金刀菜
金刀菜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珍珠風、臭常山。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廣東紫珠的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廣東紫珠 灌...
-
黑老頭
黑老頭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大種黑骨頭。 【來源】為馬錢科植物狹葉蓬萊葛的根。植物形態詳小血光藤條。 【性味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酢漿草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