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血清
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
【異名】立地好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毛慈姑、巖芋(《浙扛民間常用草藥》),黑蘭、矮胖兒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肉螃蟹、鐵耙梳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倒巖提、走子草、肉龍箭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
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脈羊耳蘭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脈羊耳蘭
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發達,褐色,橫臥,其上著生細長的根數條;假鱗莖數枚,短,肉質,基部稍厚,高2.5~7厘米,表面有節。葉2~3枚,薄,卵形至矩圓形,長5~10厘米,先端漸尖,全緣,基部鞘狀抱莖。總狀花序疏散,長7~15厘米;苞片細小;萼片和花瓣淡紫色,長約8毫米,側面2枚萼片狹矩圓形,背面1枚和花瓣踐形;唇瓣綠紫色,卵形或倒卵形,先端鈍或凹入,基部有2個小瘤體;蕊柱白色,內彎,有翅,翅每邊有一尖角或齒。蒴果紡錘形。花期夏月。
生于溪邊石罅間或林下陰處。分布浙江、廣東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性味】苦,涼。
①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苦,平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苦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涼血止血,清熱解毒。治吐血,咯血,腸風下血,血崩,手術出血,小兒驚風,熱毒瘡瘍,蛇咬傷。
①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"清血,涼血,止血。治牙痛。酒泡服治跌打損傷。"
②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清熱解毒,補肺止血。"
③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生新散瘀,清肺,止吐血。治各種吐血,勞傷咳嗽,肺腎陰虛咯血,腸風下血,紅崩,拔膿生肌,刀傷。"
④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"治勞傷,小兒走子,搭背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4錢(鮮品1~2兩);或浸灑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含漱。
【選方】①治肺病吐血:見血清二至四錢。作煎劑或泡酒飲。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②治小兒驚風:見血清七至八錢。水煎服。
③治癤腫:見血清搗爛外敷。
④治蝮蛇咬傷:見血清四株,水煎;沖滴水珠(研末)一錢,頓服。另選用金銀花、野菊花、苦爹菜、青木香、羊乳、三葉青等三至四味各三至五錢,水煎服,每天一至二劑。外用滴水珠、七葉一枝花、大黃等研末,醋調搽腫處。(②方以下出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用于止血
取全草切碎烘干,用水煮沸3次,每次沸騰30分鐘,合并煎煮液、濃縮、離心,取上清液調成1:1濃度的溶液,經活性炭處理和高壓滅菌后備用。臨用時以消毒紗布或棉球蘸藥液置于傷口或手術切口,稍加壓迫。曾用于胃次全切除,剖腹探查,包皮環切,腫瘤切除,闌尾切除,宮頸息肉切除,膽總管切開引流,疝、腸、子宮修補,剖腹產及絕育,各種外傷,拔牙,拔甲,鼻出血,囊腫切除等手術計38例。止血最短時間45秒,個別長達3分30秒,平均為2分鐘左右。全部手術的皮膚、肌層和部分臟器切口的中小血管和廣泛性滲血,均耒用止血鉗和結扎,也不必清創即縫合,術后未發現粘連以及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應。
見血清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見血清 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異名】立地好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毛慈姑、巖芋(《浙扛民間常用草藥》),黑蘭、矮胖兒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肉螃蟹、鐵耙梳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建蘭根
建蘭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土續斷(《續古今考》),蘭根(《五雜俎)),蘭花根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建...
-
建神曲
建神曲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泉州神曲(《藥性考》),范志曲、百草曲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麥粉、麩皮和多種藥物...
-
假苦瓜
假苦瓜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假蒲達(《本草求原》),包袱草、風船葛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鬼燈籠、三角泡、三角燈籠...
-
劍花
劍花 (《廣東中藥》) 【異名】量天尺花、霸王花(《嶺南采藥錄》),曇花(《廣州植物志》),七星劍花、龍骨花(《廣東中藥》...
-
芥菜
芥菜 (《千金食治》) 【異名】芥(《儀禮》),大芥(《方言》),雪里蕻(《野菜箋》),皺葉芥(《綱目》),黃芥(《中藥志》)。...
-
漢中防己
漢中防己RadixAristolochiaeHeterophyllae (英)YellowmouthDutchmanspipeRoot 【別名】防己、青木香。 【來源】為馬兜鈴科植物異葉馬兜鈴...
-
白鵝膏
白鵝膏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白鵝脂(《千金食治》)。 【來源】為鴨科動物鵝的脂肪。動物形態詳鵝肉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鵝脂...
-
白蘇葉
白蘇葉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異名】荏葉(《別錄》)。 【來源】唇形科植物白蘇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白蘇子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建蘭根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