菠菜子
(《滇南本草》)
【異名】刺蒺藜(《滇南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。植物形態詳"菠菜"條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蔗糖、棉子糖,水蘇糖。
【性味】性微溫,味微辛甜。
【歸經】入脾、肺二經。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明目,開通關竅,利腸胃。(性味以下出《滇南本草》)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;或研末。
菠菜子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菠菜子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刺蒺藜(《滇南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。植物形態詳"菠菜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含蔗糖、棉子糖,水蘇糖。 【性味】性微溫,味微辛甜。 【歸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薄荷露
薄荷露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鮮莖葉的蒸餾液。植物形態詳"薄荷"條。 【性味】《中國醫學大...
-
扁藤
扁藤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腰帶藤、羊帶風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扁骨風(《廣西中草藥》)。...
-
扁青
扁青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白青(《本經》),碧青(《唐本草》),石青,大青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...
-
遍山紅
遍山紅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暴牙郎、秤桿菜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滿山紅、三葉藤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...
-
桂丁
桂丁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肉桂子(《百草鏡》),桂子(《中藥志》),桂丁香(《上海飲片炮制規范》)。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...
-
金蕎麥
金蕎麥 RhizomaFagopyriCymosi (英) WildBuckwheatRhizome 【別名】 野蕎麥、蕎麥三七、金鎖銀開。 【來源】 為蓼科植物野蕎麥Fagop...
-
白薯莨
白薯莨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白米茹糧(《陸川本草》),山仆薯、山薯、板薯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...
-
白花菜根
白花菜根 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 【來源】為白花萊科植物白花菜的根,植物形態詳白花菜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中國藥植圖鑒》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薄荷露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