篦梳劍
(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矛葉蹄蓋蕨、山鴨蕨、手指甲、舌子風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小石劍(《福建中草藥》),劍葉卷蓮、分金草、葉下青、小金刀、天蜈蚣、青根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石箬(《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》),小連鐵草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
【來源】為蹄蓋蕨科植物單葉雙蓋蕨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單葉雙蓋蕨
多年生草本,高15~40厘米。根狀莖細長,橫走,被棕色披針形鱗片。葉遠生,相距約1.5~3厘米;葉柄長8~15厘米,基部被棕色鱗片;葉片長披針形,長10~25厘米,寬2~3厘米,兩端漸狹,全緣或呈波狀,亞革質(zhì)至草質(zhì),側(cè)脈明顯,分離,叉分,或2~3次叉分。孢子囊群線形,平行而直,著生在叉分細脈上,常兩側(cè)均有,多數(shù)生在葉的上半部,囊群蓋同形,膜質(zhì)。
生溝中陰濕酸性石上。分布華東、華南及西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①《福建中草藥》:"微苦,寒。"
②《湖南藥物志》:"苦澀,微寒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涼血,止血,利尿通淋。治肺結(jié)核咳痰帶血,熱淋尿血,目赤腫痛。
①《福建中草藥》:"清熱涼血,利尿通淋。"
②《湖南藥物志》:"消食利尿,止血。"
③《貴州藥植目錄》:"治咳嗽,腰痛。"
④《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》:"治目赤腫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爛擦。
【選方】①治肺結(jié)核咳血,肺熱痰中帶血:鮮篦梳劍一至三兩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②治熱淋,尿血:鮮篦梳劍二至四兩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③治白喉:單葉雙蓋蕨五錢,水煎服。
④治雞爪風:單葉雙蓋蕨三至五錢,水煎服。
⑤治吐血:單葉雙蓋蕨三錢,杉木尖五錢,烏泡尖二錢。水煎服。
⑥治腰痛:單葉雙蓋蕨根一兩,浸酒三日,內(nèi)服;或用根一兩,燉豬蹄食。
⑦治小兒疳積:單葉雙蓋蕨一兩,煮雞蛋吃。
⑧治腳癬:單葉雙蓋蕨葉搗爛,擦患處,擦后忌下水。(③方以下出《湖南藥物志》)
篦梳劍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篦梳劍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矛葉蹄蓋蕨、山鴨蕨、手指甲、舌子風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小石劍(《福建中草藥》),劍葉卷蓮、分金草、葉下青、小金刀、天蜈蚣、青根(《湖南藥物志...
文章標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卜芥
卜芥 (《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》) 【別名】老虎耳、尖尾芋(《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》),獨腳蓮、觀音蓮、山芋(《四川常用中...
-
扁竹根
扁竹根 (《分類草藥性》) 【異名】土知母、鴨兒參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下搜山虎(《貴州草藥》),鐵扁擔(《上海常用中草...
-
扁藤葉
扁藤葉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扁擔藤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扁藤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下肢潰瘍...
-
波羅蜜核中仁
波羅蜜核中仁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桑科植物木波羅的種仁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波羅蜜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微酸,平,無...
-
百脈根
百脈根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柏脈根(《唐書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百脈根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百脈根,又名:牛角花...
-
剪夏羅
剪夏羅 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剪紅羅(《證治要訣》),剪春羅(《綱目》),碎剪羅(《花鏡》),剪金花、雄黃花(《...
-
蒺藜苗
蒺藜苗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蒺藜蔓(《千金翼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莖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刺蒺藜"條。 【化學成...
-
鶴骨
鶴骨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鶴科動物丹頂鶴的骨骼。動物形態(tài)詳鶴肉條。 【性味】《醫(yī)林纂要》:辛咸,溫。 【功用主治】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卜芥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