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邊錢
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
【異名】羅藟草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·豆科》),羅瑞草(《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》),錢鑿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土豆草、紗帽草(《泉州本草》),馬蹄金、馬蹄香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鋪地蝙蝠草的全株。
【植物形態】鋪地蝙蝠草
草本。莖纖弱,平臥,長30~60厘米,常有短毛。三出復葉,互生,頂生小葉腎形、圓三角形或闊倒卵形,長約13毫米,寬約20毫米,先端微凹或平截,基部渾圓或楔形,全緣,兩側小葉較小,主脈在葉背面凸出,側脈3~5;兩面被毛。總狀花序頂生,纖細,長3~18厘米;花小,具柄;萼淡黃色,有毛,闊鐘狀,萼齒5,披針形,初時長不及3毫米,花謝后膨大,其長可至9~10毫米,宿存;花冠蝶形,淡紅色,與萼等長或較長,旗瓣寬闊,龍骨瓣鈍;雄蕊10;2體;子房上位,花柱絲狀,內折。莢果完全藏于萼內,有數節,彼此重疊,每節有種子1枚。花期5月。
生于山野坪上。分布廣西、廣東、福建、江蘇等地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辛,寒。
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辛,寒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微辛,性平,無毒。"
③《福建中草藥》:"根:苦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利水通淋,散瘀,解毒。治小便不通,淋病,急、慢性腎炎,吐血、咳血,跌打損傷,瘡瘍,疥癬,蛇咬傷。
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清熱毒,散瘀積,利水通淋。療乳瘡、目亦、石淋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治毒蛇咬傷,瘡瘍,疥癬,筋骨損傷,小便不通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【宜忌】《泉州本草》:"孕婦慎用。"
【選方】①治小便不通:鮮半邊錢二至三兩(小兒減半)。清水煎,代茶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慢性腎炎:羅藟草鮮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③治吐血、咳血:羅藟草鮮根一兩五錢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④治跌打損傷:鮮半邊錢葉,搗爛敷患處。
⑤治毒蛇咬傷:鮮半邊錢葉二兩。水煎服。另以鮮葉搗敷患處。
⑥治疥癬:鮮半邊錢,水煎外洗。(④方以下出《泉州本草》)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急、慢性腎小球腎炎
取羅藟草莖葉文火焙干,研末,每次1錢和雞蛋、白糖混勻,炒熟服,早晚各1次。連服7天,重癥連服2周;小便檢查正常后改為隔日1劑,連服1~2個月,以鞏固療效。治療6例,均有效果。治療期間忌食辣、鹽。嚴重尿毒癥及酸中毒者,應先處理,糾正后再用本法治療。
半邊錢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半邊錢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羅藟草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·豆科》),羅瑞草(《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》),錢鑿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土豆草、紗帽草(《泉州本草》),馬蹄金、馬蹄香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半邊蘇
半邊蘇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野魚香、野蘇、火胡麻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。 【植...
-
半枝蓮
半枝蓮 (《江蘇植藥志》) 【異名】通經草、紫連草、并頭草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牙刷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小韓信草、水韓...
-
半截葉
半截葉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鍋鏟葉、金邊蓮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半節葉、半節觀音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,牙喃壩...
-
柏樹葉
柏樹葉 (《分類草藥性》) 【來源】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柏木,又名:香柏(《三輔舊事》),香扁柏、垂絲柏...
-
雞子黃
雞子黃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雞卵黃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。動物形態詳"雞肉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每1...
-
甘蕉根
甘蕉根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莖。植物形態詳香蕉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化學成分】根含酚類。...
-
尖耳貫眾
尖耳貫眾 (《江西草藥》) 【異名】貫眾、大葉蘭芝、大葉魯基(《江西草藥》),牛尾貫眾(《貴州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鱗毛蕨...
-
石菖蒲
石菖蒲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異名】昌本(《周禮》),菖蒲、昌陽(《本經》),昌羊(《淮南子》),堯時薤、堯韭(《吳普本草》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半邊蘇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