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櫞葉(《滇南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枸櫞的葉。植物形態詳香櫞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和延胡索酸;另含揮發油0.2~0.3%,其主要成分為檸檬醛和芳樟醇等。
C.acida的葉子中含異虎耳草素、佛手柑內酯和檸橡油素。
【性味】《滇南本草》:性微寒,味苦辛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滇南本草》:治傷寒咳嗽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3錢。
香櫞葉(《滇南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枸櫞的葉。植物形態詳香櫞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檸檬酸、蘋果酸、琥珀酸和延胡索酸;另含揮發油0.2~0.3%,其主要成分為檸檬醛和芳樟醇等。
C.acida的葉子中含異虎耳草素、佛手柑內酯和檸橡油素。
【性味】《滇南本草》:性微寒,味苦辛。
【功用主治】《滇南本草》:治傷寒咳嗽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3錢。
【中文名】荊芥(《吳普本草》) 【類別】全草類 【異名】假蘇、鼠神(《本經》),姜蘇(《吳普本草》),穩齒菜(《滇南本草》...
矮人陀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狗頭七、巖七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,見腫消、鹿銜草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 【來...
八仙草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別名】豬殃殃(《野菜譜》),小鋸藤、鋸子草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小茜草、小飛揚藤、紅絲線、...
香櫞根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來源】 為蕓香科植物枸櫞的根,植物形態詳香櫞條。 【采集】 9~10月采挖,曬干。 【化...
大麥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別名】麰(《廣雅》),倮麥,麰麥(陶弘景),牟麥(《綱目》),飯麥、赤膊麥(《醫林纂要》)。 【來...
百步還陽丹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兜被蘭的帶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兜被蘭 多年生草本。塊莖球形;莖直立...
倒掛牛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大牛昴、朝天子、牛王刺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多毛葉云實的根及莖皮。 【植物形態】多...
六月寒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大風寒草、紅花野芝麻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路邊梢、化骨丹、野芝麻(《陜西中草藥》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