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肚
(《本草經集注》)
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豬的胃。動物形態詳"豬肉"條。
【性味】甘,溫。
①《別錄》:"微溫。"
②《綱目》:"甘,微溫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補虛損,健脾胃。治虛勞羸弱,泄瀉,下痢,消渴,小便頻數,小兒疳積。
①《別錄》:"補中益氣,止渴、利。"
②《千金食治》:"斷暴痢虛弱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補虛損,殺勞蟲,止痢。釀黃糯米蒸搗為丸,甚治勞氣,并小兒疳蛔黃瘦病。"
④《本草圖經》:"主骨蒸熱勞,血脈不行,補羸助氣。"
⑤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止帶、濁、遺精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煮食或入丸劑。
【選方】①治男子肌瘦氣弱,咳嗽漸成勞瘵:白術、牡蠣(燒)各四兩,苦參三兩。為細末,以豬肚一個,煮熟研成膏,和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米飲下,日三、四服。(《御藥院方》豬肚丸)
②治水瀉:?豬肚一枚,凈洗去脂膜,入大蒜在內,肚滿為度,煮之,自晨至晚,肚蒜糜爛為度,杵成膏子,入平胃散同杵,丸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鹽湯或米飲空腹服。(《世醫得效方》肚蒜丸)
③治消渴,日夜飲水數斗,小便數,瘦弱:豬肚一枚,凈洗,以水五升,煮令爛熟,諏二升已來,去肚,著少豉,渴即飲之,肉亦可吃。又和米,著五味,煮粥食之佳。(《食醫心鏡》)
④治小便數:豬肚一枚(洗去脂膜),黃連末三斤。納豬肚中蒸之,暴乾,搗丸如梧子。服三十丸,日再服,漸漸加之,以瘥為度。忌豬肉。(《肘后方》豬肚黃連丸)
⑤治鼓脹水腫:健豬肚一個(不落水,翻出屎凈,在磚墻上磨去穢氣),將大蝦蟆裝入肚內,麻扎緊,煮熱,去蝦蟆,連湯淡食,勿入鹽醋。(《經驗廣集》)
⑥治疳勞:木香一錢,黃連三錢,銀柴胡五錢,生地五錢,鱉甲(童便浸,醋炙)一兩。上為末,入豬肚內,扎口,入瓶,童便、酒煮爛搗尤,米飲下五十丸。(《幼科指掌》豬肚丸)
⑦治腎臟風毒氣攻注腰腳,或瘡或腫,臍腹冷痛:?豬肚一個(洗凈),蒔蘿(炒)、硫黃(研)、附子(炮裂,去皮、臍)各一兩,硇砂半兩。上五味,除豬肚外,搗研為末,入盡藥末于豬肚內,用線密縫,酒煮令爛,候灑盡,將豬肚切開,入木臼中熟搗一、二千下,侯可丸,即丸如梧桐子大。空心溫酒下三十丸。(《圣濟總錄》豬肚丸)
【名家論述】《本草經疏》:"豬肚,為補脾胃之要品,脾胃得補,則中氣益,利自止矣。《日華子》主補虛損,蘇頌主骨蒸勞熱。血脈不行,皆取其補益脾胃,則精血自生,虛勞自愈,根本固而后五臟皆安也。"
豬肚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豬肚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豬的胃。動物形態詳"豬肉"條。 【性味】甘,溫。 ①《別錄》:"微溫。" ②《綱目》:"甘,微溫,無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補虛損,健脾胃。治虛勞羸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竹蠹蟲蛀末
竹蠹蟲蛀末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竹蛀屑(《圣惠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竹蠹蟲科昆蟲竹蠹蟲幼蟲蝕害竹稈后的蛀屑。 【功用主治...
-
櫧子
櫧子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株子(《飲膳正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殼斗科植物苦櫧或青?的種仁。 【植物形態】①苦櫧又名:血...
-
竹根七
竹根七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竹根參、竹節七、牛尾七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開口箭的根莖。 【植...
-
珠芽蓼
【藥品名稱】珠芽蓼 【藏藥名】然布 【拼音名】Zhuyaliao 【英文名】RHIZOMAPOLYGONIVIVIPARI 【標準編號】WS3-BC-007 【來源/處方】本...
-
早谷?
早谷? 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天青地白扭、酸母子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無腺白葉莓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無腺...
-
紅土子皮
紅土子皮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四川山螞蝗的根皮。植物形態詳"紅土子"條。 【采集】6~7月采收。 【性...
-
獨腳烏桕
獨腳烏桕 (《陸川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莖藤。 【植物形態】白粉藤,又名:白薯藤、白面水雞、假葡...
-
山甘草根
山甘草根 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。植物形態詳"山甘草"條。 【性味】《閩南民間草藥》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竹蠹蟲蛀末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