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母
(《飲片新參》)
【異名】珠牡、珠母(《本草圖經》),明珠母(《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、馬氏珠珠貝或蚌科動物幾種河蚌貝殼的珍珠層。動物形態詳"珍珠"、"蚌肉"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均可收集。將貝殼用堿水煮過,漂凈,刮去外層黑皮,煅至松脆即成。市售品有采自制鈕扣剩下的廢蚌殼加工而成。
【藥材】為不規則的片狀,大小不一,厚約5毫米。一面淺粉紅色,有彩色光澤,一面乳白色,平滑,有光澤;表面有白粉。質松脆,可層層剝離。氣無,味淡。以片大、色白、酥松而不碎者為佳。
主產江蘇、浙江、湖北、安徽等地。
【化學成分】射線裂脊蚌的貝殼中,含碳酸鈣90%以上,有機質約0.34%;尚含少量鎂、鐵、硅酸鹽、硫酸鹽、磷酸鹽和氯化物。煅燒后,碳酸鹽分解,產生氧化鈣等,有機質則被破壞。
【藥理作用】以馬氏珍珠貝的珍珠層粉末給家兔后,血中鈣離子濃度,與給碳酸鈣后幾無差別。其30%硫酸水解產物,含有:白氨酸、蛋氨酸、丙氨酸、甘氨酸、谷氨酸、天門冬氨酸等氨基酸,對兔的耳殼血管及血壓無作用,但能增大離體蟾蜍心跳振幅,降低離體兔腸張力,對兔有短暫的利尿作用。珍珠層4N鹽酸提取液能抑制組織胺對離體豚鼠小腸的收縮作用。其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組織胺對腸管的收縮,防止組織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及死亡;對馬血清致敏的豚鼠過敏性休克雖不能防止,但對臟器過敏,如對豚鼠離體腸管、子宮的收縮,則有抑制的傾向。
珍珠貝殼粉對小鼠肉瘤-180有抑制作用。
【炮制】揀去雜質,敲成碎塊,篩去灰屑。
【性味】咸,涼。
①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"甘咸,冷,無毒。"
②《飲片新參》:"咸平,涼,微腥。"
【歸經】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"入心、肝兩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平肝,潛陽,定驚,止血。治頭眩,耳鳴,心悸,失眠,癲狂,驚癇,吐血,衄血,婦女血崩。
①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"滋肝陰,清肝火。治癲狂驚癇,頭眩,耳鳴,心跳,胸腹腆脹,婦女血熱,血崩,小兒驚搐發痙。"
②《飲片新參》:"平肝潛陽,安神魂,定驚癇,消熱痞、眼翳。"
③《吉林中草藥》:"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崩漏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3~1兩:或入丸、散。
【宜忌】胃寒者慎服。
【選方】①治肝陽上升,頭暈頭痛,眼花耳嗚,面頰燥熱:珍珠母五錢至一兩,制女貞、旱蓮草各三錢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藥圖譜》)
②治心悸失眠:珍珠母五錢至一兩,遠志一錢,酸棗仁三錢,炙甘草一錢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藥圖譜》)
③治內眼疾患(晶體混濁,視神經萎縮):珍珠母二兩,蒼術八錢,人參一錢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藥》)
【名家論述】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"此物(珍珠母)兼入心、肝兩經,與石決明但入肝經者不同,故涉神志病者,非此不可。"
珍珠母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珍珠母 (《飲片新參》) 【異名】珠牡、珠母(《本草圖經》),明珠母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、馬氏珠珠貝或蚌科動物幾種河蚌貝殼的珍珠層。動物形態詳"珍珠"、"蚌肉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榛蘑
榛蘑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該按姆波甚(朝名)。 【來源】為白蘑科植物蜜環菌的子實體。 【植物形態】蜜環菌 子實體中...
-
榛子
榛子 (《日華子本草》) 【異名】棰子(《本草求原》),平榛(《河北習見樹木圖說》),山反栗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。 【來源...
-
梔子
【中文名】梔子(《本經》) 【類別】果實類 【異名】木丹(《本經》),鮮支(《上林賦》),卮子(《漢書》孟康注),支子(《本...
-
枝兒條
枝兒條 (《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》) 【異名】牡牛查、牛校子、牛筋子、達烏里胡枝子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興安胡枝子的...
-
薺苨
薺苨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苨、菧苨(《爾雅》),杏參(《本草圖經》),杏葉沙參、白面根(《救荒本草》),甜桔梗(《綱目》...
-
刺天茄葉
刺天茄葉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葉。植物形態詳"刺天茄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集,曬干或鮮用。...
-
黃鼠狼
黃鼠狼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青蕨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金星蕨科植物腫足蕨的全株。 【植物形態】腫足...
-
魚眼草
魚眼草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星莠草、星宿草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三仙菜(《云南中醫驗方》),地胡椒、鼓丁草(《云南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榛蘑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