鷓鴣
(《唐本草》)
【異名】越雉(《禽經(jīng)》),越鳥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。
【來源】為雉科動物鷓鴣的肉或全體。
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鷓鴣
體長約30厘米。嘴短,雄者黑色;雌者上嘴角色,下嘴肉黃色。虹膜褐色。額和頭側(cè)幾至頸項均棕色;眉紋黑色;頰部白色,下緣有黑紋;頦和喉均白色。上背黑。滿布眼狀白斑,羽端級以栗色;下背至中央尾羽亦黑,雜以波狀狹紋,外側(cè)尾羽端部純黑;肩部栗色;覆羽暗褐,均有白點;飛羽暗褐,具白色橫斑,最內(nèi)側(cè)飛羽與肩羽同。胸、上腹與上脅均黑色而密綴顯著的眼狀白斑,至下脅則轉(zhuǎn)為白羽而雜以黑斑;下腹棕白。尾下覆羽棕色。腳短,橙黃色以至紅褐色。雌鳥體色與雄鳥相似,但黑色較鈍而沾褐色;白斑與紋均帶棕色;下體變?yōu)樽匕祝s以黑褐橫斑。
常棲于山地灌叢和草叢中。主食谷粒、豆類及其他植物的種子,亦兼吃昆蟲。分布我國南部各省。
本動物的腳(鷓鴣腳)、血(鷓鴣血)、脂肪(鷓鴣脂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性味】①《唐本草》:"味甘,溫,無毒。"
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微毒。"
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求真》:"入脾、胃、心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嶺南野葛、菌毒、生金毒,及溫瘴久,欲死不可瘥者,合毛熬,酒漬服之;生搗取汁服最良。"
②孟詵:"能補五臟,益心力,聰明。"
③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補中消痰。"
④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利五臟,開胃,益心神。"
【宜忌】孟詵:"不可與竹筍同食,令人小腹脹。"
鷓鴣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鷓鴣 (《唐本草》) 【異名】越雉(《禽經(jīng)》),越鳥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雉科動物鷓鴣的肉或全體。 【動物形態(tài)】鷓鴣 體長約30厘米。嘴短,雄者黑色;雌者上嘴角色,下嘴肉黃色。虹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澤漆
【中文名】澤漆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類別】全草類 【異名】?莖(《廣雅》),貓兒眼睛草、五鳳靈枝(《履?巖本草》),五鳳草、綠葉...
-
珍珠
珍珠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真朱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,真珠(《雷公炮炙論》),蚌珠《南方志》),珠子(《儒門事親》),濂珠...
-
麋魚肝
麋魚肝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鱘科動物鰉魚的肝,動物形態(tài)詳"麋魚"條。 【性味】無毒。 【功用主治】主惡瘡疥癬。...
-
珍珠草
珍珠草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日開夜閉、十字珍珠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陰陽草、假油柑(《臨證指南》),真珠蘋...
-
傷寒草根
傷寒草根 (《廣東中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傷寒草"條。 【藥理作用】可作驅(qū)蟲劑。 【功用主治...
-
云實蛀蟲
云實蛀蟲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黃牛刺蟲(《浙扛中醫(yī)》),黃寮刺蟲、天牛幼蟲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,云實蠹蟲(江西...
-
假稻
假稻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異名】水游草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假稻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假稻 多年生草本,高達80厘米。稈...
-
百部
【中藥名稱】百部 (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) 【異名】嗽藥(陶弘景),百條根、野天門冬、百奶(《楊氏經(jīng)驗方》),九叢根(《草木便方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澤漆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