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白附
(《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牛奶白附(《中藥志》),雞心白附(《中藥材品種論述》)。
【來源】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。植物形態詳"獨角蓮"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挖塊莖,除去殘莖、須根,撞去或用竹刀削去粗皮,洗凈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塊莖,呈橢圓形或卵圓形,長2~4厘米,直徑約1~2厘米。表面白色或黃白色,略粗糙,有環紋及小麻點狀的根痕。頂端顯莖痕或芽痕。質堅硬,難折斷,斷面白色,富粉性,無臭,味淡,嚼之麻辣刺舌。以個大、肥壯、去皮、色白粉性大者為佳。
主產河南、陜西、四川、湖北。甘肅、山西等地亦產。以河南產量最大,品質亦佳。
四川所產的禹白附,多不去皮,斜切成片,用姜汁浸蒸后,曬干。藥材呈卵圓形片狀,厚約0.3~0.7厘米,表面棕色、粗糙皺縮,密生薄膜狀鱗葉,頂端尤多,包有粉紅色頂芽,剝落鱗葉后可見節。切面白色。
商品白附子,有禹白附和關白附兩種,兩者的功效有異,當分別使用。參見"關白附"條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粘液質、草酸鈣、蔗糖、皂甙、β-谷甾醇、β-谷甾醇-D-葡萄糖甙、肌醇。尚有生物堿反應。
【炮制】生禹白附:揀凈雜質,洗凈,曬干。制禹白附:取生禹白附分開大小個,用涼水浸漂,每日換水2~3次,泡制數日后,如起粘沫,換水時加白礬少許,泡一日后再行換水,泡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,取出,與鮮姜片及白礬粉層層均勻鋪入容器內,加水少許,腌約3~4星期,倒入鍋內煮透,取出,揀去姜片,晾至六成干,悶潤后切片,干燥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大溫,味辛甘,有毒。"
【歸經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入胃、肝二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痰,定驚,止痛。治中風失音,心痛血痹,偏正頭痛,喉痹腫痛,瘰疬,破傷風。
①《中國藥植志》:"治淋巴結結核。"
②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"治毒蛇咬傷。"
③《四川中藥志》;"鎮痙止痛,祛風痰,治面部病,中風失音,心痛血痹,偏正頭痛,喉痹腫痛,破傷風。"
④江西《中草藥學》:"鎮痛,解毒,通絡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3錢:或浸酒。外用:搗爛敷或研末調敷。
【宜忌】孕婦忌服。生者內服宜慎。
【選方】①治跌打損傷,金瘡出血,破傷風:生禹白附十二兩,防風一兩,白芷一兩,生南星一兩,天麻一兩,羌活一兩。以上六味,共研細粉,過篩,混合均勻。外用調敷患處,內用三分至五分。孕婦忌內服。(《中國藥典》玉真散)
②治毒蛇咬傷:㈠獨角蓮根二兩,雄黃一兩。共研細末,用水或燒酒調涂傷處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㈡獨角蓮根、生南星等分。研末,水酒調涂。㈢黃獨一兩,獨角蓮根五錢,杜衡五錢,粉防己一兩,青木香一兩,八角蓮一兩,萬年青一兩。白酒三斤浸泡一周。每次服五錢,一日四至六次。對銀環蛇咬傷(神經毒),出現神志昏迷患者尤效。
③治瘰疬:禹白附搗爛,外敷。
④治三叉神經痛,偏頭痛,齒痛:獨角蓮根、細辛、白正、藁本研末蜜丸。(②之㈡方以下出扛西《中草藥學》)
禹白附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禹白附 (《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牛奶白附(《中藥志》),雞心白附(《中藥材品種論述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。植物形態詳"獨角蓮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挖塊莖,除去殘莖、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鼬鼠肉
鼬鼠肉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鼬科動物黃鼬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黃鼬(《廣雅疏證》),又名:黃鼠狼、?鼠、地猴(《綱目》...
-
莠狗尾草
莠狗尾草 (廈門《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》) 【異名】狗尾草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莠狗昆草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莠狗...
-
魚鰾
魚鰾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髖蹼(《齊民要木》),髖鮪、魚白、鰾(《本草拾遺》),魚膠(《三因方》),白鰾(《普濟方》),魚脬...
-
蠅虎
蠅虎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蠅狐、蠅蝗、蠅豹(崔豹《古今注》)。 【來源】為跳蛛科動物短螯蠅虎的全蟲。 【動物形態】...
-
矮地茶
【中文名】:矮地茶 【類別】:全草類 【英文名】:JapaneseArdisiaHerb 【別名】:平地木、老勿大、不出林、葉底珠。 【來源...
-
大黑藥
大黑藥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翼莖旋復花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翼莖旋復花 多年生草本,高約65厘米。...
-
松球
松球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松實(《別錄》),松元(《重慶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松科植物油松或馬尾松、云南松等的球果。...
-
白背葉1
白背葉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白帽頂、白膜葉(《嶺南草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白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鼬鼠肉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