鷹不泊
(《本草求原》)
【異名】烏鴉不企樹、竻當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鳥不宿、畫眉架(《嶺南草藥志》),刺倒樹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
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勒欓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】勒欓
常綠灌木或喬木,高可達12米。干和枝具紅褐色的皮刺。葉互生;單數羽狀復葉,小葉7~23枚:總軸長7~12厘米,有少刺或無刺;小葉斜方狀倒卵形或斜矩圓形,長2~5厘米,寬1~2厘米,頂生小葉矩圓形,長可達7厘米,先端鈍,基部狹而成一短柄,邊全緣稍作波浪形;或中部以上有不明顯的淺圓鋸齒。圓錐花序頂生,疏散的3歧,或2~3次傘形花序式的分枝,約與葉等長;花序柄長5~9厘米;花單性,萼片5,卵形;花瓣5,白色,長約2毫米;雄花的雄蕊5,退化心皮短小;雌花的雄蕊退化為鱗片,心皮2,柱頭頭狀。蓇葖果紫紅色,有粗大腺點。種子黑色而亮。花期6~8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于荒地、山坡、溪谷灌木叢中或疏林中。分布我國南部。
本植物的嫩葉(鷹不泊薳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果皮在廣東、廣西等地作土花椒使用,參見"花椒"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學成分】樹皮含香葉木甙、橙皮甙、勒欓素,又含甾醇、酚性成分、有機酸。根皮含勒欓堿、橙皮甙、香葉木甙、勒欓素。
【性味】《本草求原》:"辛,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,化濕,消腫,通絡。治咽喉腫痛,黃腫,瘧疾,風濕骨痛,跌打挫傷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理痰火、酒痰,開喉咽腫痛。浸酒法風,理跌打。"
②《嶺南采藥錄》:"去風,治黃腫。又治傷寒,黃食證。"
③《生草藥手冊》:"治小兒百子痰(肚脹,小便短,胃呆,青筋絡肚者名百子痰病)。"
④《嶺南草藥志》:"化濕,驅風,消腫,退黃,理臌,治瘧退熱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2兩;或浸酒飲。外用:浸酒擦患處。
【選方】①治慢性肝炎:鷹不泊干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
②治腎炎性水腫:鷹不泊干根1~2兩,水煎服。
③治風濕骨痛,跌打瘀痛:鷹不泊干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④治跌打挫傷,腰部勞損,風濕關節痛,肥大性關節炎:勒欓根,小果薔薇根各一兩五錢,山花椒根八錢。上藥用燒酒一斤浸半月。第一次頓服lOO毫升,以后每次50毫升(量小酌減),每天2次,同時適量外擦。(廣西自治區醫藥研究所《醫藥科技資料》(2):17,1972)
鷹不泊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鷹不泊 (《本草求原》) 【異名】烏鴉不企樹、竻當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鳥不宿、畫眉架(《嶺南草藥志》),刺倒樹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勒欓的根。 【植物形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櫻額
櫻額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櫻額梨、稠梨子(《盛京通志》),臭李子(《東北木本植物圖志》),瑪嘎(蒙名)。 【來源】為薔...
-
益母草花
益母草花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得花,植物形態詳"益母草"條。 【采集】夏季花初開時采收,去凈雜質,...
-
蹼魚涎
蹼魚涎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來源】為鲇科動物鲇魚皮膚分泌的粘液。動物形態詳"蹼魚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圖經》:"主三...
-
鷹骨
鷹骨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鷂婆骨(《陸川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鷹科動物蒼鷹的骨胳。 【動物形態】蒼鷹(魏澹《文集》),又...
-
老蛇頭
老蛇頭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來源】為葫蘆科植物老蛇頭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老蛇頭 攀援草質藤本。莖細弱有棱,被短刺...
-
黃精
黃精 (《雷公炮炙論》) 【異名】龍銜(《廣雅》),太陽草(張華《博物志》),白及、兔竹、垂珠、雞格(《抱樸子》),鹿竹、...
-
刺藜
刺藜 (《河南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紅小掃帚苗、鐵掃帚苗。 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刺藜 一年生...
-
滿江紅
滿江紅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紅浮萍(《分類草藥性》),草無根、水浮漂(《開寶本草》),紅浮漂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浮飄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櫻額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