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枝黃花
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
【別名】野黃菊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、山邊半枝香、灑金花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黃花細辛、黃花一枝香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千根癀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土澤蘭,百條根、鐵金拐《泉州本草》),薟子草、小白龍須、黃花馬蘭、大敗毒、紅柴胡(《湖南藥物末》),黃花仔、紅膠苦萊(《閩東本草》)、一枝香、大葉七星劍(《廣東中藥》),蛇頭王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,金鎖匙、滿山黃、黃花兒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,黃柴胡(四川)。
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一枝黃花的全草或帶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一枝黃花
多年生草本,高15~80厘米。莖直立,下部光滑無毛,上部微有茸毛。葉互生;卵形至矩圓形,長1~5厘米,闊0.2~2.5厘米,下部葉具柄,有極小的鋸齒,上部葉較小而狹,近于全緣,上面深綠色,下面灰綠色,兩面近光滑無毛。圓錐花序,由腋生的總狀花序再聚集而成;頭狀花序小,直徑5~8毫米,單生或2~4聚生于腋生的短花序柄上;總苞片狹而尖,具干膜質邊緣,長2~5毫米,大小不等,數列呈覆瓦狀排列;花托禿裸;外圍的舌狀花黃色,雌性,約8枚;中央筒狀花,兩性,花冠5裂,花藥聚合,基部鈍。瘦果近圓柱形,禿凈或有柔毛.花期10月。果期11月。
生于山野、林緣。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間采收。
【性味】辛苦,涼。
①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"苦,寒。"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"辛苦,涼."
【歸經】《閩東本草》:"入肝、膽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疏風清熱,消腫解毒。治感冒頭痛,咽喉腫痛,黃疸。百日咳,小兒驚風,跌打損傷,癰腫發背,鵝掌風。
①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洗腫毒。"
②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清熱解毒。治蛇傷,痧氣,瘡腫。"
③《湖南藥物志》:"疏風解毒,退熱行血,消腫止痛。"
④《閩東本草》:"發汗解表。治寒熱往來,外感風寒,頭身疼痛。"
⑤《廣東中藥》:"破血,通關竅。治跌打損傷,皮膚瘙癢,纏身瘡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6錢(鮮者o.7~1兩)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【選方】①治感冒,咽喉腫痛,扁桃體炎:-枝黃花三錢至一兩.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②治頭風:一枝黃花根三錢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③治黃疸:一枝黃花一兩五錢,水丁香五錢。水煎,一次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④治小兒急驚風:鮮一枝黃花一兩,生姜一片。同搗爛取汁,開水沖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⑤治跌打損傷:一枝黃花根三至五錢。水煎,二次分服。
⑥治發背、乳癰、腹股溝淋巴腺腫:一枝黃花七錢至一兩.搗爛,酒煎服,渣搗爛敷患處.
⑦治癰腫潰后腐肉不脫:一枝黃花二兩,野菊根一兩。醋煎熏瘡口。
⑧治一切腫毒初起:一枝黃花二兩。煎水淋洗,或用毛巾浸藥汁溫敷患處。
⑨治咽喉腫毒:一枝黃花七錢。水煎,加蜂蜜一兩調服。
⑩治毒蛇咬傷:一枝黃花一兩。水煎,加蜂蜜一兩調服。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爛敷。(⑤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⑾治鵝掌風、灰指甲、腳癬:一枝黃花,每天用一至二兩,煎取濃汁,浸洗患部,每次半小時,每天1~2次.七天為一療程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①用作清熱消炎劑
一枝黃花全草制成注射液,每次2毫升(相當于干草2克),肌肉注射,每日2~3次,用于外科各種感染及大手術后預防感染62例,均有效。治療中未見副作用。或用全草加工成沖劑,每袋6克(相當于干草6.7錢),每日2~3次,每次1袋,小兒酌減,用開水沖服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體炎、咽喉炎、支氣管炎、乳腺炎、淋巴管炎、瘡癤腫毒、外科手術后預防感染及其他急性炎癥性疾患共412例,獲得痊愈好轉者占92%以上。臨床上亦常用煎劑口服,每劑用鮮草2兩成干草1兩,每日1劑。或與白英同煎,治療感冒;或與貫仲、鮮松針同煎,預防感冒。與一點紅配成煎劑,或和白毛夏枯草,甘草配制成膠囊,治療肺炎、腸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。
②治療慢性支氣管炎
一枝黃花全草(干)1兩或(鮮)2兩,水煎服,每天1劑,10天為一療程,連服2~3個療程。治療184例,近期控制16例,顯效39例,共占35.3%。服藥后有咽部麻辣等不適感,但大多數可在30~60分鐘內消失,有些還產生惡心、嘔吐、頭昏、口干、咳嗽,小便灼熱等,如服過量可致泄瀉,停藥后即可自愈。
③治療外傷出血
以一枝黃花曬干研末,撒于傷口;同時內服,每次1~2錢。治療100例,均有效。
④治療手足癬
一枝黃花煎液在試管內對紅色癬菌有殺滅能力,曾對病程5~10年的6例患者,用該藥液洗滌5~6次,均告痊愈。
一枝黃花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一枝黃花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別名】野黃菊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、山邊半枝香、灑金花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黃花細辛、黃花一枝香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千根癀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,土澤蘭,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?依果
?依果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?依的果實。植物形態詳"?依"條。 【采集】秋末冬初采收。 【功用主治】舒...
-
伊貝母―裕民貝母
伊貝母―裕民貝母 BulbusFritillariaeYuminensis (英) YuminFritillaryBulb 【別名】 藍花貝母。 【來源】 為百合科植物裕民貝母Friti...
-
蹼魚
蹼魚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鯤(《詩經》),額白魚(《爾雅》郭璞注),?(崔禹錫《食經》),鮪魚(《食經》),石鯤、潭虱(《醫林...
-
飴糖
飴糖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異名】餳(《方言》),膠飴(陶弘景),餳糖(孟詵),軟糖(《蜀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米、大麥、小麥...
-
馬蹄根
馬蹄根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馬蹄蕨。 【來源】為蓮座蕨科植物大蓮座蕨的根狀莖。 【植物形態】大蓮座蕨 植...
-
小茴香
小茴香 FructusFoeniculi (英)Fennel 【別名】 谷茴香、谷茴。 【來源】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。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...
-
防風花
防風花 (《藥性論》) 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,詳"防風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藥性論》:"主心腹痛,四肢拘急,行履不...
-
牛血
牛血 (《本草蒙筌》) 【來源】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血液,動物形態詳"牛肉"條。 【性味】咸,平。 ①《綱目》:"咸,平,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?依果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