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綠麻
(《浙江中醫雜志》)
【異名】零余子蕁麻(《中國植物圖鑒》),艾麻草、紅禾麻、禾麻草(《貴州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蕁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。
【植物形態】珠芽艾麻,又名:螫麻子。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50~70厘米。根紡錘狀或繩狀,黑褐色。莖具棱,生小刺毛或疏生長螫毛。葉互生,卵形、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8~13厘米,寬3~6厘米,先端短漸尖,基部鈍形至圓形,邊緣具圓齒狀鋸齒。上面深綠色,生短伏毛、螫毛及小球狀鐘乳體,下面淡綠色,毛較少,葉脈微帶紅色,主脈上生有短毛及長螫毛;通常在葉腋生1~3個褐色、肉質、球狀的珠芽;葉柄長3~6厘米,具小刺毛及長螫毛。花單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圓錐狀,無總梗,腋生,呈水平開展,長2~4厘米;雄花具短扁的小梗,花被4~5全裂,綠白色,裂片卵圓形,雄蕊4~5,與花被裂片對生,子房退化成杯狀,半透明;雌花序圓錐狀,頂生,具長總梗,長11~15厘米,分枝扁,生短毛及長螫毛;雌花有短梗,花梗扁平,稍具翼;萼片4,淡綠色,背面2片在花后顯著增大;雌蕊1,最初直立,以后斜生,花柱線形。瘦果扁平,近于圓形,有短柄,淡黃色,花柱側生,宿存。花期7~8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山坡草地、蔭坡闊葉林內、針闊葉混交林下或林緣稍濕地。分布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南、貴州等地。
【性味】《貴州草藥》:"根:辛,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浙江中醫雜志》:"全草:治疳積。"
②《貴州草藥》:"根:祛風,除濕,活血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(鮮者1兩);或浸酒。
【選方】①治風濕麻木:紅禾麻根五錢,煨水服;另用紅禾麻煎水洗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②治風濕關節痛:紅禾麻根-兩,紅五加皮三錢,泡酒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③治疳積:野綠麻全草三至五錢(鮮品一兩),泡水服;嚴重者加雞肝或豬肝同煮服。(《浙江中醫雜志》(12):32,1958)
野綠麻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野綠麻 (《浙江中醫雜志》) 【異名】零余子蕁麻(《中國植物圖鑒》),艾麻草、紅禾麻、禾麻草(《貴州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蕁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珠芽艾麻,又名: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野隨麻
野隨麻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八楞馬、大接骨、大糯葉、雙合合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八楞麻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...
-
野馬蹄草
野馬蹄草 (《廣西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螢藺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螢藺 多年生草本,高25~60厘米。根狀莖短,...
-
野豬膽
野豬膽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野豬的膽或膽汁,動物形態詳"野豬肉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膽汁中含鵝去氧膽酸3α...
-
野豬肉
野豬肉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野豬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野豬(《唐本草》),又名:野彘(《淮南子》)。 體長約...
-
烏欖葉
烏欖葉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來源】橄欖科植物烏欖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烏欖"條。 【性味】《陸川本草》:"性溫,微澀。...
-
荔枝殼
荔枝殼 (《本草蒙筌》) 【來源】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外果皮。植物形態詳"荔枝"條。 【藥材】干燥的外果皮,呈不規則的...
-
檜葉
檜葉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柏科植物圓柏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圓柏(《爾雅翼》),又名:栝(《禹貢》),檜(《詩經...
-
黃皮樹皮
黃皮樹皮 (《本草求原》) 【異名】黃皮皮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黃皮的樹皮,植物形態詳"黃皮果"條。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野隨麻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