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莧菜
(《滇南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凹頭莧的全草及種子。
【植物形態】凹頭莧
一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莖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條棱,無毛,淡綠色至暗紫色。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,長1.5~4.5厘米,寬1~3厘米,頂端鈍圓而有凹缺,基部闊楔形,全緣;葉柄長1~3.5厘米。花簇生葉腋,后期形成頂生穗狀花序;苞片干膜質,矩圓形;花被片3,細長圓形,先端鈍而有微尖,向內曲;雄蕊3;柱頭3或2,線形。胞果球形或寬卵圓形,略扁,近平滑或略具皺紋,不開裂。花期6~7月。
生于田野、路旁、村邊。分布我國南北各地。
本種與野莧極相似,但本種的果實不開裂,而該種的果實通常環狀橫裂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全草或根,鮮用或曬干;秋季果熟時采收種子。
【性味】甘,涼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溫,味咸。"
②《福建中草藥》:"甘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。治痢疾,目赤,乳癰,痔瘡。
①蘇軾《物類相感志》:"蜂叮痛,以野莧菜搗敷之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白者去肺中痰結,赤者破腸胃中血積。赤白同用,打肚腹毛發之積,消蟲積,殺寸白蟲,下氣。洗皮膚瘙癢、皮膚游走之風。"
③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緩和止痛、收斂、利尿、解熱;種子能利尿、明目。"
④《福建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4兩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痢疾:鮮野莧根一至二兩,水煎服。
②治肝熱目赤:野莧種子一兩,水煎服。
③治乳癰:鮮野莧根一至二兩,鴨蛋一個,水煎服;另用鮮野莧葉和冷飯搗爛外敷。
④治痔瘡腫痛:鮮野莧根一至二兩,豬大腸一段,水煎,飯前服。
⑤治蛇頭疔:鮮野莧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。
⑥治毒蛇咬傷:鮮野莧全草一至二兩,搗爛絞汁服;或鮮全草一兩,楊梅鮮樹皮三錢,水煎調瀉鹽三錢服。(選方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甲狀腺腫大
取鮮野莧菜根、莖2兩,豬肉2兩(或用冰糖5錢),水煎,分兩次飯后服。輕者1周,重者3周即可見效。
野莧菜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野莧菜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凹頭莧的全草及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】凹頭莧 一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莖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條棱,無毛,淡綠色至暗紫色。葉片卵形或菱狀卵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野豬蹄
野豬蹄 (《醫林纂要》)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野豬的蹄,動物形態詳"野豬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醫林纂要》:"祛風治痹。...
-
野豬外腎
野豬外腎 (《日華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野豬的睪丸。動物形態詳"野豬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外腎和皮燒作灰,存性...
-
葉上珠
葉上珠 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異名】陰證藥、大部參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葉上花(《峨嵋藥植》),葉上果(《中國藥植圖...
-
野豬脂
野豬脂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異名】野豬膏(孟詵)。 【來源】為豬科動物野豬的脂肪。動物形態詳"野豬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...
-
小接筋草
小接筋草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龍胡子、巖石松(《文山中草藥》),小杉蘭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石松科植物卷...
-
釣桿柴
釣桿柴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異名】釣魚竿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中華繡線梅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中華銹線梅 灌木,高達2米...
-
豆腐漿
豆腐漿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豆漿(《秘方集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大豆種子制成的漿汁。 【制法】參見"豆腐"條。...
-
倒吊蠟燭
倒吊蠟燭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神仙蠟燭(《廣州植物志》),墨柱根、章表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野豬蹄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