巖豆
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
【來源】為豆種植物水邊千斤拔的根、莖和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水邊千斤拔
小灌木,高達50厘米。幼枝密被褐色毛。單葉互生;葉片狹矩圓形,長4~7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兩面被短柔毛,邊全緣,下面密生黑色膿點;葉柄密被毛;托葉早落。聚傘花序小,每1聚傘花序隱藏于大苞片內;貝狀苞片2列,頂端微塊,兩面被毛,紫色;萼片卵形,在最下面的一片與其他4片幾等長。莢果,矩圓狀橢圓形,褐色,密被毛。花期4月。果期10~12月。
生于溝邊潮濕處、江邊沙灘上。分布四川。云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曬干。
【性味】性溫,味微苦辛。
【功用主治】行血,除濕。治風濕關節痛,體虛白帶,慢性闌尾炎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。
巖豆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巖豆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豆種植物水邊千斤拔的根、莖和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水邊千斤拔 小灌木,高達50厘米。幼枝密被褐色毛。單葉互生;葉片狹矩圓形,長4~7厘米,先端急尖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芫花
【中文名】芫花(《本經》) 【類別】花類 【異名】芫(《山海經》),去水(《本經》),敗花、赤芫、兒草(《吳普本草》),毒...
-
燕窠土
燕窠土 (《本草蒙筌》) 【異名】胡燕窠內土(《本草拾遺》),燕窠泥(《救急方》),燕窩泥、燕子泥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...
-
巖蔥
巖蔥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棒葉鴛尾蘭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棒葉鳶尾蘭,又名:鼠尾莪白蘭。 多年生肉...
-
燕麥草
燕麥草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烏麥(《埴物學大辭典》),野麥草(《重慶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野燕麥的莖葉。...
-
涼粉藤
涼粉藤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百解藤、寄山龍、山豆根(《廣西野生資源植物》),青藤仔、蛤仔藤(《海南植物志》),...
-
王孫
王孫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白功草、長孫、黃孫、黃昏、海孫、蔓延(《別錄》),牡蒙(陶弘景),早藕(《本草拾遺,),百節藕...
-
甜草
甜草 (《江西草藥》) 【異名】野甘草、山甘草。 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廣州耳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廣州耳草 一年生草...
-
喜樹葉
喜樹葉 (江西《中草藥學》) 【來源】為珙桐科植物喜樹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喜樹"條。 【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】詳"喜樹"條。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芫花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