鼴鼠
(《別錄》)
【異名】隱鼠(陶弘景)。
【來源】為鼴鼠科動物麝鼴或缺齒鼴的全體或肉。
【動物形態】①麝鼴
體長100~126毫米,尾長14~23毫米,顱基長27~29毫米。為形體較小的一種鼴鼠。吻部尖長,耳殼缺失。眼退化。尾細而短,僅被稀疏短毛,末梢有一小束毛。后足被毛亦甚稀少,老獸則近乎光裸。體背毛色深灰棕色,嘴下顏色較淺。腹面毛棕灰色。全身毛色均帶金屬閃光。
棲于闊葉林帶或森林草原地帶以至半沙漠地區,較喜干燥。終生在地下生活,地下掘有很長隧道,將土推出地面,形成一個個小土堆,很少爬出地面。食物以地下昆蟲、蠕蟲為主,也食野生植物。
分布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內蒙古等地。
②缺齒鼴
形體較大,長178~220毫米,尾長23毫米,顱基長約44毫米。吻細長,眼小,耳隱于毛中。下頜犬齒缺失。肢短,足發達,爪長而有力。毛細而密,柔軟而帶閃光。四足裸露無毛。體背毛色棕褐,毛尖深灰。腹毛較短,棕灰色。
棲于闊葉林中潮濕多草之處,在地下挖掘洞道營地下生活。
分布東北地區。
【采集】舂、夏、秋季挖掘洞道捕捉,或用竹弓、鼠夾等工其捕捉。
【性味】咸,寒。
①《別錄》:"味咸,無毒。"
②《食性本草》:"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解毒,理氣,殺蟲。治癰疽,疔腫,痔瘡,喘息,淋病,蛔蟲病。
①《別錄》:"主癰疽,諸瘺,蝕惡瘡,陰匿爛瘡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肉:主風,久食主瘡疥痔瘺。膏:堪摩諸惡瘡。"
③《本草圖經》:"風熱久積,血脈不行,結成瘡疽,食之可消去;小兒食之,亦殺蛔蟲。"
④《東北動物藥》:"解毒,理氣。治疔腫,痔瘡,淋病,喘息,胃癌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燒存性研末,3~5分;或煮食。外用:燒存性研末調涂。
【選方】①治疔腫惡瘡:鼴鼠一只。燒焦研面,取醋二兩煎至一兩,再加入適量的鼴鼠粉末,攪成膏狀貼患處,用香油調涂亦可。(《東北動物藥》)
②治胃癌:鼴鼠一只。用瓦焙成焦黃色,研成粉末。每次五分,黃酒沖服,日服一次。(《東北動物藥》)
鼴鼠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鼴鼠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隱鼠(陶弘景)。 【來源】為鼴鼠科動物麝鼴或缺齒鼴的全體或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①麝鼴 體長100~126毫米,尾長14~23毫米,顱基長27~29毫米。為形體較小的一種鼴鼠。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雁來紅
雁來紅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后庭花(《救荒本草》),老少年(《綱目》),老來紅、蠻須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紅莧菜...
-
雁肉
雁肉 (《千金食治》) 【來源】為鴨科動物白額雁等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白額雁 雄鳥體長約70厘米,雌鳥較小。嘴扁平,被有...
-
秧雞
秧雞 (汪穎《食物本草》) 【異名】水雞,秋雞(《動物學大辭典》)。 【來源】為秧雞科動物秧雞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秧雞...
-
燕麥靈
燕麥靈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銅腳威靈、倒吊花、接骨一枝箭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云南兔耳風的全草。 【植物...
-
石仙桃
石仙桃 (《本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石上蓮、石橄欖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石穿盤(《廣西中草藥》),石萸肉(《福...
-
銹釘子
銹釘子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山黃豆、大紅袍、大和紅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,硬毛杭子梢、山皮條、地油根、...
-
金絲蓮
金絲蓮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葫蘆科植物鈍裂栝樓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鈍裂栝樓 多年生草質藤本,長達3米余...
-
蚺蛇膏
蚺蛇膏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蟒油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蟒蛇科動物蟒蛇的脂肪。動物形態詳"蚺蛇肉"條。 【性味】①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雁來紅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