巖陀
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【異名】毛青紅、紅姜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野黃姜(《貴州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燈檠的根莖。
【植物形態】西南鬼燈檠
多年生草本,高30~88厘米。根莖粗壯,紫褐色。莖無毛,不分枝。葉基生并莖生,為羽狀復葉,有時最上部莖生葉為單葉;小葉(3~)5~9,側生小葉均對生,狹倒卵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,長6.5~18厘米,寬2.4~6.5厘米,邊緣有不整齊牙齒,上面幾無毛,下面疏生短柔毛。圓錐狀花序長達20厘米;花梗長2.5~4.5毫米,密生短柔毛;花直徑6~9毫米;花萼裂片5,粉紅色殘白色,三角狀卵形;無花瓣;雄蕊10,心皮2,下部合生,子房半下位。蒴果紫紅色。種子細小多數。
生于高山林中陰濕處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四川等地。
同屬植物羽狀鬼燈檠亦同供藥用。
【采集】秋、冬采挖,洗凈切片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微澀。涼。
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苦澀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調經,祛風濕。治跌打,骨折,月經不調,風濕性關節炎,刀傷出血。
①《貴州草藥》:"行氣,活血調經。治勞傷咳嗽、疼痛,跌打疼痛,月經不調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消炎,收斂,祛風涅,止痛。治刀傷出血,跌打損傷,風濕性關節炎,痢疾,腹瀉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;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撒或研末調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勞傷疼痛:野黃姜、紫金連各五錢,見血飛、三角風各-兩,大血藤一兩五錢,小血藤、矮陀陀各二兩。泡酒三斤,早晚各服一次,每次一兩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②治月經不調:野黃姜、益母草各五錢,煨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③治刀傷出血:巖陀,研細粉,撒傷口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巖陀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巖陀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毛青紅、紅姜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野黃姜(《貴州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虎耳草科植物西南鬼燈檠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】西南鬼燈檠 多年生草本,高30~88厘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巖指甲花
巖指甲花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來源】為鳳仙花科植物黃鳳仙花的全草或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黃鳳仙花,又名:牯嶺鳳仙花。...
-
鹽麩葉
鹽麩葉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的葉。植物形態詳"鹽麩子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含槲皮甙、沒食子酸甲酯...
-
鹽膽水
鹽膽水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鹵水(《綱目》),滴鹵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,鹽鹵水(《本草求原》)。 【來源】為食鹽瀝下...
-
鹽麩根白皮
鹽麩根白皮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鹽膚木根皮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已去掉栓皮的根皮。植物...
-
榕樹果
榕樹果 (《泉州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桑科植物榕樹的果實。植物形態詳"榕須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臁瘡:榕樹果實自墜入水中...
-
毛貫眾
毛貫眾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小龍骨、小貫眾、蕨難腦、蕨務子。 【來源】為鱗毛蕨科植物多鱗毛蕨的干燥根莖。 【植...
-
紅筷子
紅筷子 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異名】山麻條(《峨嵋藥植》)。 【來源】為柳葉菜科植物柳蘭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柳蘭...
-
烏桕葉
烏桕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卷子葉(《分類草藥性》),油子葉(《生草藥手冊》),虹葉(《嶺南草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大戟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巖指甲花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