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倒地鈴
(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)
【異名】炮卜草、金絲苦楝、三角泡、三角藤、包袱草、倒地鈴(《廣西中草藥》),粽仔草、?子目珠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無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鈴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小果倒地鈴
柔弱草質藤本,具卷須,長達1~3米。莖有縱紋,疏生短毛。葉互生,2回3出復葉,長5~10厘米;小葉膜質,卵形至披針形,長1~5厘米,邊緣有粗齒或分裂。花小,白色,長2~2.5毫米,左右對稱,腋生,數朵組成具長柄的聚傘花序,下有卷須2條;萼片4~5枚;花瓣4,其中2枚大的與萼片粘合,基部之上有大而扁平的鱗片1枚,2枚小的有冠狀鱗片1枚;花盤偏于一側;雄蕊8,偏生,花絲分離或基部合生;子房3室,花柱3裂。蒴果膜質,倒卵狀三角形,長和寬1.5~2厘米。種子球形,黑色。花期夏秋。
多生于曠野、樹旁及丘林地區小樹叢中。分布我國西南至東南各地。
本植物的果實(炮掌果)亦供藥用。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夏秋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①《廣西中草藥》:"味微苦,性寒。"
②《福建中草藥》:"辛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。治百日咳,咽喉炎,疔瘡,濕疹,膿泡瘡。
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:"治蛇傷,小兒發熱,全身起泡,白泡瘡,疝氣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【選方】①治百日咳:小果倒地鈴(鮮)五至七錢。水煎服。
②治消渴(糖尿病):小果倒地鈴(鮮)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
③治咽喉炎:小果倒地鈴(鮮)一兩。水煎調冰糖服。
④治對口瘡:小果倒地鈴鮮葉加少許食鹽、冷飯,搗爛外敷。
⑤治疔瘡:小果倒地鈴鮮全草或葉加冬蜜,搗爛外敷。
⑥治背癰:小果倒地鈴(鮮)一兩,水燉服;另取鮮葉搗敷患處。(①方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⑦治濕疹:三角泡、水楊梅、白筋各適量。先用生藥煎水外洗,后用于粉撒患處,每天兩次。(《全展選編?皮膚科》)
⑧治膿皰瘡,濕疹,爛瘡:三角泡、螞蚱勒各適量。水煎,洗患處。
⑨治小兒陰囊熱腫:三角泡適量,水煎,洗患處。
⑩治陰囊濕疹:三角泡三兩,蛇床子一兩。水煎,洗患處。(⑧方以下出《廣西中草藥》)
小果倒地鈴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小果倒地鈴 (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) 【異名】炮卜草、金絲苦楝、三角泡、三角藤、包袱草、倒地鈴(《廣西中草藥》),粽仔草、?子目珠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無患子科植物小果倒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小紅人
小紅人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土三七、大碎米草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粗毛火炭母的塊根。...
-
小黑藥
小黑藥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銅腳威靈仙、葉三七。 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川滇變豆菜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川滇變豆菜...
-
小柿子葉
小柿子葉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小葉黑面葉的葉。植物形態詳"小柿子"條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【功用主...
-
小紅花
小紅花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朱唇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朱唇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朱唇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...
-
山萵苣
山萵苣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野生菜(《廣州植物志》),土萵苣(中山植物園《栽培植物名錄》),鴨子食(《東北植物檢索表...
-
鸕鶿翅羽
鸕鶿翅羽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鸕鶿羽(《范汪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翅羽,動物形態詳"鸕鶿"條。 【功用主治...
-
?果葉
?果葉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來源】為漆樹科植物?果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?果"條。 【采集】隨時可采。 【化學成分】含抗壞血...
-
苜蓿
苜蓿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牧蓿(《爾雅》郭填注),木粟(《爾雅翼》),懷風、光風、連枝草(《西京雜記》),光風草(《綱目》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小紅人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