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葉杜鵑
(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)
【異名】黑香柴(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)。
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物頭花杜鵑的枝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頭花杜鵑
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莖直立,多分枝,微彎曲,節間短,老枝深褐色,嫩枝淡綠色,密枝垢鱗。葉互生,多生于嫩枝上。傘形花序頂生.頭狀,花約5朵;花萼5,不等大;花冠管鐘狀,藍紫色。蒴果卵形,有垢鱗。
生于陰山坡的灌木林或雜木林中。分布甘肅、青海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陰干,切段或蒸餾取揮發油用。
【性味】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:"辛,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:"止咳平喘,祛痰;治慢性氣管炎,哮喘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3錢。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慢性氣管炎
從小葉杜鵑葉中提取杜鵑油,從三棵針中提制成硫酸氫黃連素,從苦杏仁中提取苦杏仁甙,按下列劑量將3藥裝入膠囊備用:杜鵑油0.09克(O.1毫升),硫酸氫黃連素0.25克,苦杏仁甙0.02克。每日4次,于早、中、晚飯后各服1顆,睡前服2顆,療程10天。共治療350例,年齡為50~79歲,病程多數在6年以上,最長達50年。療效:臨床治愈41例(11.7%),顯效112例(32%)。對130例患者未經稀釋的痰液作了培養,全部有細菌生長,如卡他雙球菌、肺炎雙球菌、甲型鏈球菌,類白喉桿菌、流感嗜血桿菌、白色葡萄球菌等;96例的痰液培養作了治療前后的對照,治療后的陽性率比治療前顯著減少。本方有較明顯的止咳、化痰、消炎作用,但平喘效果不夠強。5%左右的病例出現頭昏、口干、胃部不適等副作用,個別病例有腹脹、腹瀉及蕁麻疹,均自行消失。此藥對心電圖及肝、腎功能未見明顯影響。
小葉杜鵑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小葉杜鵑 (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黑香柴(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物頭花杜鵑的枝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頭花杜鵑 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莖直立,多分枝,微彎曲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小麥
小麥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子或其面粉。 【植物形態】小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...
-
小葉金花草
小葉金花草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石孔雀尾(《陸川本草》),仙雞尾、金粉蕨(《廣西中獸醫藥樁》),串魚草、人頭草,...
-
小米草
小米草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心木涕區蒺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小米草 一年...
-
小麥麩
小麥麩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麩皮(《本草蒙筌》)。 【來源】為小麥磨取面粉后篩下的種皮,植物形態詳"小麥"條。 【性...
-
巴豆油
巴豆油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種仁中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態詳巴豆條。 【藥材】為黃色或黃褐色液體,有粘稠...
-
黑龍串筋
黑龍串筋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來源】為鼠李科植物大葉勾兒茶的根及莖。 【植物形態】大葉勾兒茶 藤狀灌木。莖褐色...
-
貍骨
貍骨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來源】為貓科動物豹貓的骨。動物形態詳"貍肉"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別錄》:"味甘,溫,無毒。" ②...
-
夏天無
夏天無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伏地延胡索、無柄紫堇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塊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小麥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