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爪龍
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
【異名】五葉藤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五葉茹(《泉州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龍的根或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五爪金龍
多年生柔弱、禿凈、纏繞藤本。莖灰綠色,常有小瘤體。葉互生;通常指狀5深裂,幾達基部。直徑6~9厘米,裂片橢圓狀披針形,先端鈍,但有小銳尖,全緣或最下一對裂片有時再分裂,兩面均禿凈,葉柄略長于葉,常有小瘤體。聚傘花序,花序柄短,有花1~3朵;萼綠色,長6~8毫米,先端極鈍;花冠漏斗狀,淡紫色,長5~6厘米,內面顏色較深;雄蕊5枚。蒴果,種子4顆,灰棕色,短而圓,背部兩側棱角有長綿毛。花期夏、秋。
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。廣州多有栽培,常纏繞于竹篙上或棚架上為蔭蔽物。
本植物的花(五爪金龍花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,切段曬干。
【性味】《泉州本草》:"甘,寒,無毒。"
【歸經】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肝、肺、腎、膀胱四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利水,解毒。治肺熱咳嗽,小便不利,淋病,尿血,癰疽腫毒。
①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清熱利尿。治肺熱咳嗽。根、葉,搗爛外敷,治癰瘡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清熱解毒,通淋利小便。治淋癥,水腫,外敷癰疽腫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.5~3錢(鮮者0.5~1兩)。外用:搗敷。
【宜忌】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虛寒者禁服。"
【選方】治諸淋:五爪金龍莖葉(鮮)一兩。煎湯去渣,加冰糖燉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五爪龍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五爪龍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五葉藤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五葉茹(《泉州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龍的根或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五爪金龍 多年生柔弱、禿凈、纏繞藤本。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犀肉
犀肉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犀科動物印度犀等的肉。動物形態詳"犀角"條。 【性味】《食療本草》:"微溫,味甘,無毒...
-
西瓜
西瓜 (《日用本草》) 【異名】寒瓜(陶弘景),天生白虎湯(汪穎《食物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葫蘆科植物西瓜的果瓤。 【植物...
-
錫
錫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白錫(《山海經》),矧(《爾雅》),槭(《周禮》鄭玄注),白槭(《爾雅》郭璞注)。 【來源】為一種銀...
-
西施舌
西施舌 (《本草從新》) 【異名】車蛤(《閩部疏》),土匙、沙蛤(《閩中海錯疏》)。 【來源】為蛤蜊科動物西施舌的肉。 【...
-
三白草根
三白草根 (《唐本草》) 【別名】三白根(《補缺肘后方》),塘邊藕(《王草藥性備要》),地藕(《眼科要覽》),百節藕(《植物...
-
葒草花
葒草花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水葒花(《摘元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紅蓼的花序。植物形態詳"葒草"條。 【藥材】干燥花...
-
牡蠣
【中藥名稱】牡蠣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蠣蛤(《本經》),古賁(楊孚《異物志》),左顧牡蠣(《補缺肘后方》),牡蛤(《別錄》...
-
龍牙草根
龍牙草根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異名】地凍風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根。植物形態詳"仙鶴草"條。 【采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犀肉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