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骨七
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白接骨連、紅接骨連、戛戛羊、餓老虎、鉆骨風(fēng)(《貴州草藥》),疔藥、血烏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棉絮頭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
【來源】為毛茛種植物西南銀蓮花的根莖及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西南銀蓮花
多年生草本,高40~60厘米。根莖圓柱形塊狀,堅硬,黑褐色,須根細(xì)長。基生葉1~3,基部常有宿存鱗片,鱗片外面密被白色長絨毛,時片五角形,長4.5~10厘米,寬6~18厘米,3全裂,中央裂片菱形,近羽狀深裂,邊緣生粗牙齒,側(cè)生裂片不等地2深裂;葉柄長14~37厘米。花莖高23~42厘米,無毛或疏生短柔毛;總苞苞片3,具柄,葉狀,長8~14厘米;花1~3朵簇生:萼片5,白色,倒卵形,長1~2厘米,背面有疏柔毛:無花瓣;雄蕊多數(shù),花絲絲形;心皮多數(shù),無毛,離生,花柱短。瘦果近卵形,長約2.5毫米,黃色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于山谷林中,或溝邊陰處石上及高山區(qū)的山腰坡地草叢中。分布云南西北部、四川、貴州和湖北西部。
【采集】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,溫。
①《貴州草藥》:"性平,味微苦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性溫,味苦微甘。"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,止痛,消腫,解毒。治跌打損傷,風(fēng)濕痛,口瘡,坐板瘡。
①《貴州草藥》:"消腫毒,接骨,止血,生肌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鎮(zhèn)痛,活血。治虛勞內(nèi)傷,跌打損傷,風(fēng)濕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4錢。外用:研末或搗敷。
【宜忌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孕婦忌服。"
【選方】①治口瘡:白接骨連根適量,研末調(diào)菜油搽患處。
②治坐板瘡:白接骨連葉,搗爛搽患處。
③治外傷:白接骨連葉,搗絨敷傷口。(選方出《貴州草藥》)
銅骨七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(dǎo)讀】:銅骨七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白接骨連、紅接骨連、戛戛羊、餓老虎、鉆骨風(fēng)(《貴州草藥》),疔藥、血烏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棉絮頭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毛茛種植物...
文章標(biāo)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土荊皮
土荊皮 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 【別名】土槿皮(《中藥通報》3(4):156,1957),荊樹皮(《中國藥植志》),金錢松皮(《藥材學(xué)》...
-
頭發(fā)七
頭發(fā)七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黑絲草。 【來源】為松蘿科植物亞洲樹發(fā)的絲狀體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亞洲樹發(fā) 寄生地衣植...
-
土良姜
土良姜 (《昆明藥植調(diào)查報告》) 【來源】為姜科植物草果藥的根莖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草果藥"條。 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藥》:"辛...
-
土八角
土八角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別名】土大香。 【來源】為木蘭科植物紅茴香或云南茴香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紅茴香 常綠...
-
馬牙半支
馬牙半支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馬牙莧(《奇方類編》),醬瓣半支、旱半支(《百草鏡》),醬瓣草(汪連仕《采藥書》),醬...
-
刺三甲
刺三甲 (《天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五加皮(《滇南本莩》),白竻根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白茨根、山五甲(《草木便方》),苦竻...
-
刺天茄葉
刺天茄葉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刺天茄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集,曬干或鮮用。...
-
蘆筍
蘆筍 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蘆尖(《要藥分劑》)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蘆葦?shù)哪勖纭V参镄螒B(tài)詳"蘆根"條。 【采集】春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(dān)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土荊皮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