茼蒿
(《千金食治》)
【異名】同蒿(《嘉祐本草》),蓬蒿(《飲膳正要》),同蒿菜(《滇南本草》),蓬蒿菜(《本草從新》),蒿菜(《得配本草》),菊花菜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。
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茼蒿
一年生草本,高可達(dá)1米。莖直立,光滑,柔軟,富肉質(zhì)。葉互生;無柄;橢圓形、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深齒裂或羽裂,裂片橢圓形,先端鈍。頭狀花序單生于枝端,直徑約4~6厘米;總苞干膜質(zhì),苞片覆瓦狀排列,卵形至橢圓形;花雜性;舌狀花一層,雌性,黃色或黃白色,舌片長約16毫米;管狀花多層,兩性,長約5毫米,雄蕊5枚,著生花冠上,花絲分離,子房下位,花柱2裂。瘦果長三棱形,長約3毫米,有棱角。花期春季。
全國大部地區(qū)均有栽培。
【采集】冬、春及夏初均可采收。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有絲氨酸、天門冬素、蘇氨酸、丙氨酸、谷氨酰胺、纈氨酸、亮氨酸、脯氨酸、酪氨酸、天冬氨酸、谷氨酸、β-丁氨酸、苯丙氨酸等。
【性味】辛甘,平。
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味辛,平,無毒。"
②《飲膳正要》:"甘,平,無毒。"
③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辛微苦。"
【歸經(jīng)】入脾、胃經(jīng)。
①《得配本草》:"入足陽明經(jīng)。"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心、脾、腸、胃、腎。"
【功用主治】和脾胃,利二便,消痰飲。
①《干金·食治》:"安心氣,養(yǎng)脾胃,消痰飲。"
②《日用本草》:"消水谷。"
③《滇南本草》:"行肝氣,治偏墜氣疼,利小便。"
④《得配本草》:"利腸胃,通血脈,除膈中臭氣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一般作蔬菜煮食。
【宜忌】《得配本草》:"泄瀉者禁用。"
【名家論述】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:"同蒿氣濁,能助相火,禹錫言多食動風(fēng)氣,熏人心,令人氣滿。(千金)言安心氣,養(yǎng)脾胃,消痰飲,利腸胃者,是指素稟火衰而言,若腎氣本旺,不無助火之患。"
茼蒿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(dǎo)讀】:茼蒿 (《千金食治》) 【異名】同蒿(《嘉祐本草》),蓬蒿(《飲膳正要》),同蒿菜(《滇南本草》),蓬蒿菜(《本草從新》),蒿菜(《得配本草》),菊花菜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...
文章標(biāo)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鐵落
鐵落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生鐵洛(《素問》),鐵液(《別錄》),鐵屎(《千金方》),鐵屑(《唐本草》),鐵花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...
-
鐵馬鞭
鐵馬鞭 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 【異名】金錢藤、野花草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鐵馬鞭的全草。 【植物...
-
鐵樹花
鐵樹花 (《藥性考》) 【來源】為龍舌蘭科植物朱蕉的花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鐵樹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藥性考》:"治痰火。...
-
鐵馬豆
鐵馬豆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黃花馬豆(《滇南本草》),蝴蝶草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毛宿苞豆的...
-
牛耳大黃
牛耳大黃 (《草木便方》) 【異名】土大黃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四季菜根(《四川中藥志》),火風(fēng)棠(《重慶草藥》),羊...
-
紅辣樹根
紅辣樹根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夾竹桃科植物雞骨常山的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滇雞骨常山"條。 【藥材】干燥根呈圓柱形...
-
茜草根
茜草根 (《本經(jīng)》?原作茜根) 【異名】血見愁(《土宿本草》),過山龍(《格致余論》),地蘇木、活血丹(《綱目拾遺》),紅龍...
-
金絲桃果實(shí)
金絲桃果實(shí)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藤黃科植物金絲桃的果實(shí),植物形態(tài)詳"金絲桃"條。 【性味】甘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(diǎn)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(dān)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鐵落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