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參
(《本草從新》)
【異名】孩兒參(《飲片新參》),童參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。
【植物形態】異葉假繁縷
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塊根長紡錘形。莖下部紫色,近四方形,上部近圓形,綠色,有2列細毛,節略膨大。葉對生,略帶內質,下部葉匙形或倒披針形。先端尖,基部漸狹,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長卵形,莖端的葉常4枚相集較大,成十字形排列,邊緣略呈波狀?;ㄒ干?,二型:閉鎖花生莖下部葉腋,小形,花梗細,被柔毛;萼片4;無花瓣。普通花1~3朵頂生,白色;花梗長1~4)厘米,紫色;萼片5,披針形,背面有毛;花瓣5,倒卵形,頂端2齒裂;雄蕊10,花藥紫色;雌蕊1,花柱3,柱頭頭狀。蒴果近球形,熟時5瓣裂。種子扁圓形,有疣狀突起?;ㄆ?~5月。果期5~6月。
生于林下富腐殖質的深厚土壤中。分布華東、華中、華北、東北和西北等地。
【采集】大暑前后采挖。洗凈泥土,入沸水中浸燙,約3~5分鐘后取出曝曬,當須根干時,即將須根擦光,然后曬至全干。也可不經浸燙,摘除須根后直接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塊根呈細長條形或長紡錘形,長約2~6厘米;直徑約3~6毫米左右。表面黃白色,半透明,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須根痕,根頭鈍圓,其上常有殘存的莖痕,下端漸細如鼠尾。質脆易折斷,斷面黃白色而亮,直接曬干的斷面為白色,有粉性。氣微,味微甘。以肥潤、黃白色、無須根者為佳。
主產于江蘇、山東。此外,安徽等地亦產。
同屬植物假繁縷(又名:棒棒草)的根在少數地區與本品同等使用。
【化學成分】根含果糖、淀粉、皂甙。
【性味】甘苦,微溫。
①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,性溫,無毒。"
②《飲片新參》:"甘潤,微苦平。"
③《中藥志》:"甘苦,微寒。"
【歸經】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脾、肺三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補肺,健牌。治肺虛咳嗽,脾虛食少,心悸自汗,精神疲乏。
益氣健脾,生津潤肺。用于脾虛體弱、病后虛弱、氣陰不足、自汗口渴、肺噪干咳。
①《本草從新》:"大補元氣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治氣虛肺燥,補脾土,消水腫,化痰止渴。"
③《飲片新參》:"補脾肺元氣,止汗生津,定虛悸。"
④《江蘇植藥志》:"治胃弱消化不良,神經衰弱。"
⑤《中藥志》:"治肺虛咳嗽,脾虛泄瀉。"
⑥《陜西中草藥》:"補氣益血,健脾生津。治病后體虛,肺虛咳嗽,脾虛腹瀉,小兒虛汗,心悸,口干,不思飲食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4錢。
【選方】治自汗:太子參三錢,浮小麥五錢,水煎服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太子參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太子參 (《本草從新》) 【異名】孩兒參(《飲片新參》),童參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異葉假繁縷 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塊根長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唐古特青蘭
唐古特青蘭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智洋顧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唐古特青蘭的帶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唐...
-
棠梨枝葉
棠梨枝葉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棠梨的枝葉,植物形態詳"棠梨"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救荒本草》:"味微苦。" ②《...
-
棠梨
棠梨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杜、甘棠(《詩經》),杜梨(陸璣《詩疏》),杜棠(《爾雅》郭璞注),野梨(《綱目》),土梨(《中國...
-
算盤子
算盤子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野南瓜、柿子椒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算盤珠、八瓣橘、饅頭果、水金瓜、紅橘仔(《福...
-
枸橘
枸橘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臭橘(《本草圖經》),枸棘子(《履?巖本草》),野橙子(《綱目》),唐橘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枸...
-
川芎
【中藥名稱】川芎(《湯液本草》) 【拼音名】Chuanxiong 【英文名】RHIZOMACHIUANXIONG 【異名】山鞠窮(《左傳》),芎藭(《本經》...
-
粟奴
粟奴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粟的幼穗感染黑粉科真菌粟粒黑穗菌后所產生的菌癭。 【病原菌】粟粒黑穗菌 厚垣孢子褐色,略...
-
佛手柑
佛手柑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佛手(《中饋錄)),佛手香櫞(《閩書》),蜜廣柑(《黔書》),蜜羅柑(《古州雜記》),福壽柑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唐古特青蘭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