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頭
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紫蘇兜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或白蘇的根及近根的老莖。植物形態詳"紫蘇葉"及"白蘇子"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,將紫蘇或白蘇全株拔起,切取根頭,抖凈泥沙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的根頭,上有須根,但末端多已折斷,地上莖稈長約3~5厘米,自切口的斷面可見白色髓心。有紫蘇香氣;但不甚濃。以莖老、頭大、須根少、氣香者為佳。
產四川、湖南、江蘇等地。
【炮制】以水潤軟后,切片,曬干。
【性味】《滇南本草》:"味辛,性溫,無毒。"
【歸經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入肺、脾二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滇南本草》:"洗瘡,去風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除風散寒,祛痰降氣。治咳逆上氣,胸膈痰飲,頭暈身痛及鼻塞流涕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4錢。外用:煎水洗。
【宜忌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體虛無外感者忌用。"
蘇頭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蘇頭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紫蘇兜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或白蘇的根及近根的老莖。植物形態詳"紫蘇葉"及"白蘇子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收,將紫蘇或白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酸漿菜
酸漿菜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山蓼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腎葉山蓼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腎葉山蓼 多年生草本,高1...
-
酥
酥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蘇(《本草經集注》),酪蘇(《唐本草》),酥油、馬思哥油、白酥油(《飲膳正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牛乳...
-
獺肝
獺肝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異名】水獺肝(《綱目》)。 【來源】為鼬科動物水獺的肝臟。 【動物形態】水獺(《食療本草》),...
-
粟米泔汁
粟米泔汁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唐本草》:"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升。臭泔...
-
落霜紅根
落霜紅根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冬青科植物落霜紅的根,植物形態詳"落霜紅"條。 【性味】甘苦,涼。 【功用主治】...
-
白金古欖
白金古欖 (《廣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百解薯、千金薯、竹葉薯、金銀帶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兜鈴科植物三筒...
-
榕樹皮
榕樹皮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桑科植物榕樹的樹皮,植物形態詳"榕須"條。 【藥理作用】參見"榕樹葉"條。 【功用...
-
山馬蝗
山馬蝗 (《植物名實錄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山螞蝗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山螞蝗 小灌木,高達1米。莖基部直徑2.5毫米,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酸漿菜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