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棉木
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【異名】白皂樹(《中國樹木志略》),明開夜合(《河北習見樹木圖說》),桃葉衛矛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白杜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雞血蘭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白桃樹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,野杜仲、白樟樹、南仲根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衛矛科植物絲棉木的根、樹皮、果實或枝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絲棉木
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約6米。樹皮灰色或灰褐色。小枝細長,灰綠色,略呈4棱;幼枝疏生柔毛。葉對生,橢圓狀卵形至卵形,長4~10厘米,寬3~6厘米,先端漸尖,邊緣具細鋸齒,基部楔形或近圓形,堅紙質,兩面綠色,無毛;葉柄長1~3厘米。聚傘花序腋生,有花3~15朵;總花梗長1~2厘米;花黃綠色,直徑約8毫米;萼片4,近圓形;花瓣4,橢圓形;雄蕊4,花藥紫色,幾與花絲等長;子房與花盤連合,花柱1。葫果深裂成尖銳的4棱,直徑約1厘米,成熱時4瓣裂,露出橘紅色的假種皮。種子淡黃色。花期5~6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于山坡林緣、山麓、山溪路旁。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。
【采集】根、樹皮、枝葉全年可采;果實秋季采收。
【化學成分】根皮和莖皮含橡膠,干皮含膠質16.3~21.8%,種子含油45.78%。另含衛矛醇。
【性味】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性寒,味苦澀。有小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濕,活血,止血。治風濕性關節炎,腰痛,血栓閉塞性脈管炎,衄血,漆瘡,痔瘡。
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止血,瀉熱。"
②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消炎解毒,祛風濕,活血,補腎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2兩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熏洗。
【選方】①治風濕性關節炎:絲棉木根、虎杖根各一兩,紅木香、五加皮各五錢,燒酒一斤半至二斤,冬天浸一星期(夏天酌減),每次服一至二兩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②治膝關節酸疼:絲棉木根三至四兩。加紅牛膝(莧科牛膝)二至三兩,鉆地楓(五加科杞李參)一至二兩。水煎,沖黃酒、紅糖,早晚空腹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
③治腰痛:絲棉木樹皮四錢至一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④治衄血:絲棉木果實及根各二錢,煎水服。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⑤治漆瘡:絲棉木枝、葉適量煎湯熏洗;也可與香樟木等量煎湯熏洗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
⑥治痔瘡:絲棉木根、桂圓肉各四兩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
取絲棉木根3~4兩,土牛膝5錢(鮮品加倍),每口1劑水煎服。療程至少20天。治療10例,均有趾端壞死,病程3~14年不等。治后隨訪6例(停藥后3~24個月),其中基本痊愈者5例,進步1例。服藥期間未發現不良反應。
絲棉木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絲棉木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白皂樹(《中國樹木志略》),明開夜合(《河北習見樹木圖說》),桃葉衛矛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白杜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雞血蘭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水蜈蚣
水蜈蚣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異名】三莢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金鈕子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金鈕草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夜摩...
-
四楞筋骨草
四楞筋骨草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筋骨連(《草木便方》),箭羽筋骨草、箭羽草、舒筋箭羽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四棱草...
-
水仙花
水仙花 (《本草會編》) 【異名】金盞銀臺(《洛陽花木記》),儷蘭(《三余帖》),女史花、姚女兒(《內觀日疏》)。 【來源】...
-
四葉參
四葉參 RadixCodonopsisLanceolatae (英) LanceAsiabellRoot 【別名】 山海螺、奶參、羊乳、輪葉黨參。 【來源】 為桔梗科植物羊乳...
-
狗舌草根
狗舌草根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狗舌草的根,植物形態詳"狗舌草"條。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功用主治...
-
堿蓬
堿蓬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鹽蓬(《救荒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灰綠堿蓬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灰綠堿蓬 一年生草...
-
倒觸傘
倒觸傘 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薔薇莓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薔薇莓,又名:空心藨、洋金銀藤,黃牛泡。...
-
峨三七
峨三七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芋兒七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肉質直根。植物形態詳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水蜈蚣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