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尾粟
(《福建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線香草、老鼠尾、鼠尾牛頓草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鼠尾粟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鼠尾粟
多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稈叢生,直立,質較堅硬,平滑無毛。葉長15~45厘米,寬1~5毫米,先端漸尖,基部截頭形,通常內卷;葉鞘疏松裹莖,下部者長于節(jié)間而上部者短于節(jié)間。圓錐花序開展或緊縮,長10~35厘米,分枝直立,密生小穗;小穗灰綠而略帶紫色,長約2毫米;第一穎長約為第二穎的1/2,先端鈍,透明,無脈,第二穎卵形,長約為小穗的1/2,先端鈍或短尖,透明,1脈;外稃卵形,先端短尖,內稃寬,先端鈍,稍短于外稃,脈微細。穎果倒卵形或矩圓形,長約1毫米。夏、秋抽穗。
生于曠野和路旁。分布我國東南部至西南部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【性味】甘淡,平。
①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"甘,平,無毒。"
②《實用中草藥》:"性平,味淡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涼血,解毒,利尿。治流腦、乙腦高熱神昏,傳染性肝炎,赤白痢疾,熱淋,尿血。
①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"祛濕,解毒,治久痢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治熱結淋癥,痢疾,黃疸濕熱。"
③《福建中草藥》:"清熱,涼血,解毒,利尿。治傷暑煩熱,痢疾,燥熱便秘,濕熱淋濁或尿血。"
④《實用中草藥》:"治血尿,預防乙型腦炎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2兩(鮮品2~4兩)。
【選方】①治高熱抽筋神昏:鮮牛頓草根四兩。水三碗煎至一碗,加食鹽少許沖服。12小時內服三次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預防流腦:鼠尾三至五兩。煎服。另用綠豆煎湯加鹽少許,當茶飲。(廈門《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》)
③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:鮮鼠尾牛頓草根四兩,紅糖二兩。水煎,分三次服,連服三至七天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④治傳染性肝炎:牛頓草全草二兩,茵陳一兩。煎湯,一日分二、三次服。連續(xù)服之,至愈為度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⑤治久痢赤白:鮮鼠尾牛頓草一兩。水煎調糖服,日一次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⑥治小兒熱結,小腹脹滿,小便不利:鮮牛頓草根二兩。水煎,分三次飯前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鼠尾粟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鼠尾粟 (《福建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線香草、老鼠尾、鼠尾牛頓草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鼠尾粟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鼠尾粟 多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稈叢生,直立,質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鼠腎
鼠腎 (《醫(yī)林纂要》) 【異名】鼠印(《岣嶁神書》)。 【來源】為鼠科動物褐家鼠、黑家鼠等雄鼠的睪丸。動物形態(tài)詳"鼠"條。...
-
柿餅
柿餅 (《日用本草》) 【異名】干柿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柿花(《綱目》),柿干(《本草備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...
-
蜀漆
蜀漆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雞屎草、鴨屎草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虎耳草科植物黃常山的嫩枝葉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常山...
-
柿木皮
柿木皮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來源】為柿科植物柿的樹皮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柿蒂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下血及湯火傷。 【選方】①治...
-
秋木瓜
秋木瓜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木瓜(《滇南本草圖譜》),酸木瓜(《昆明藥植調查報告》),香木瓜、皺皮木瓜(《成都中草藥...
-
大刺兒菜
大刺兒菜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大薊,絳策爾那布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大刺兒萊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大...
-
鼻煙
鼻煙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煙草的葉,和入其他藥材后制成的粉末。 【制法】《廣大新書》:"造鼻煙法:香白...
-
雞冠草
雞冠草 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二裂翻白草、二裂委陵菜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,痔瘡草(《陜西草藥》),黃瓜綠草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鼠腎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