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花菜
(《日用本草》)
【異名】石華(郭璞《江賦》),海菜、瓊枝、草珊瑚(《南越筆記》)。
【來源】為紅翎菜種植物瓊枝的藻體。
【植物形態】瓊枝,又名:膠麒麟萊。
藻體平臥,表面多紫紅色或黃綠色,在夏季,藻體的背面往往為黃色,腹面則為紅色。軟骨質,不規則的又狀分枝。枝扁平,寬3~5毫米,厚1~2毫米。有時藻體的一面常有圓錐形突起,兩緣密生羽狀小枝,枝的頂端常具有圓盤狀的固著器,在藻體的腹面較多,用以附著于碎珊瑚或其它基質上。枝與枝間常互相附著,形成團塊狀。內部結構:最外有3~4層具有色素、個體較小的皮層細胞,向內為髓部的薄壁細胞,髓部中央有密集的絲。囊果球狀突出于藻體的表面。四分孢子囊層形分裂,位于皮層。囊果6~8月成熟。
生于大干潮線附近及以下1~2米處的碎珊瑚上,少數生于低潮帶陰暗的石縫中。分布廣東海南島沿岸。
【藥理作用】對患高脂血癥的大鼠有降低血清膽甾醇的作用。
【性味】甘咸,寒。
《綱目》:"甘咸,大寒,滑,無毒。"
【歸經】①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肺二經。"
②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足太陰、陽明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日用本草》:"去上焦浮熱。"
②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久食愈痔。"
③《本草便讀》:"清肺部熱痰,導腸中濕熱,陰虛濕熱,痔Ⅱ等證,皆可用之。"
【宜忌】脾腎虛寒者慎服。
①《日用本篳》:"發下焦之虛寒。"
②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"孕婦不宜多食。"
③《本經逢原》:"脾氣不充者勿食。"
石花菜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石花菜 (《日用本草》) 【異名】石華(郭璞《江賦》),海菜、瓊枝、草珊瑚(《南越筆記》)。 【來源】為紅翎菜種植物瓊枝的藻體。 【植物形態】瓊枝,又名:膠麒麟萊。 藻體平臥,表面多紫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濕鼠曲草
濕鼠曲草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鼠曲草(《吉林中草藥》),無心草(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濕鼠...
-
省雀花
省雀花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白克木。 【來源】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的莖。 【植物形態】馬蹄荷 喬木,高20米。樹干...
-
十大功勞葉
十大功勞葉(《本草再新》) 【別名】功勞葉(《飲片新參》)。 【來源】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、細葉十大功勞或華南十大...
-
十姊妹
十姊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別名】七姊妹(《群芳譜》),姊妹花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葉。...
-
雞冠苗
雞冠苗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莧科植物雞冠花的莖葉。植物形態詳"雞冠花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甘,涼,無毒。" 【功...
-
火炭母草根
火炭母草根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,植物形態詳"火炭母草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挖。 【性味】酸...
-
虎骨膠
虎骨膠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虎膠(《醫林纂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貓科動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膠。動物狀態詳"虎骨"條。...
-
黑皮根
黑皮根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落坎薯。 【來源】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羅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陵水暗羅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濕鼠曲草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