珊瑚
(《唐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磯花科動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蟲分泌骨胳。
【動物形態】桃色珊瑚
水生群棲腔腸動物,群體呈樹枝狀。分枝擴展如扇,分歧甚細,其表面生有多數水媳體,稱為珊瑚蟲;蟲體呈半球狀,上有羽狀的觸手8條,觸手中央有口,蟲體能分泌石灰質而形成骨胳,即通常所稱的"珊瑚"。骨胳的表面紅色、瑩潤,中軸白色。質堅硬,很美觀。
著生于海底的巖礁上。各水媳體常以觸手捕食微生物或生物之殘片。營無性及有性生殖,而以營有性生殖者為多。分布臺灣及南部沿海。
【采集】用網垂入海底以網采收。多取自制作工藝品的殘余碎塊作藥用。
【藥材】完整者如小樹。一般均已碎斷成短棒狀,長2~3厘米,直徑3~5毫米。有分枝或小突起,周圍有許多小孔,紅色,質堅硬如瓷,不易折斷。氣味均無。以內外皆紅、體重、堅脆而粗壯者為佳。
主產福建、臺灣、廣東西沙群島等地。
【化學成分】含碳酸鈣等。
【炮制】洗凈晾干,研成細粉。
【性味】《唐本草》:"味甘,平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去翳明目,安神鎮驚。治目生翳障,驚癇,吐衄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主宿血,去目中翳,鼻衄,末,吹鼻中。"
②《海藥本草》:"主消宿血、風癇等疾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鎮心,止驚,明目。"
④《綱目》:"點眼,去飛絲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研末,1~2分。外用:研細末點眼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眼有障翳:珊瑚,細研如粉。每點時,取如黍米大,納在翳上,日再點之。(《圣惠方》珊瑚散)
②去膚翳:珊瑚、貝子、真珠、琥珀、石蟹。為極細末,點入目中。(《本草經疏》)
③治心神昏冒,驚癇卒倒,或怔忡煩亂:大紅珊瑚、琥珀、真珠各一錢(研極細),人參、白術、當歸、膽星各三錢(共研末)。和珊瑚等末,每服一錢,燈心湯調下。(《方脈正宗》)
④治心肺郁熱,吐衄不止:大紅珊瑚,徐徐研極細如粉。每服二分,百合煮成糊,調服。(《彭氏家抄方》)
珊瑚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珊瑚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磯花科動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蟲分泌骨胳。 【動物形態】桃色珊瑚 水生群棲腔腸動物,群體呈樹枝狀。分枝擴展如扇,分歧甚細,其表面生有多數水媳體,稱為珊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山羊肝
山羊肝 (《吉林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牛科動物青羊的肝。原動物詳"山羊血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夜盲。山羊肝,焙干,研末...
-
珊瑚草
珊瑚草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纏百合。 【來源】為鴨跖草科植物竹葉吉祥草的花。 【植物形態】竹葉吉祥草(《...
-
山羊肉
山羊肉 (《日用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牛科動物青羊的肉。原動物詳"山羊血"條。 【性味】甘,熱。 ①《綱目》:"甘,熱,無毒...
-
山辛夷
山辛夷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羊皮袋、山梔子。 【來源】為木蘭科植物皮袋香的花。 【植物形態】皮袋香 常綠...
-
獨角芋
獨角芋 (《紅河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紅半夏、石芋頭、紅水芋、紅芋頭、珍珠莫玉散、五彩芋。 【來源】為天南星科植物花葉...
-
淮山(山藥)
淮山(山藥) 【性味】:平、甘、無毒。 【歸經】:入肺、脾、腎、胃。 【功效】:健脾、厚腸胃、補肺、益腎。 【主治...
-
豪豬毛刺
豪豬毛刺 (《陸川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豪豬科動物豪豬的毛刺,動物形態詳"豪豬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陸川本草》:"行氣,...
-
藍實
藍實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藍子(《本草經集注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蓼藍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】蓼藍(《唐本草》),又名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山羊肝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