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苦荬
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
【異名】七托蓮、小苦麥菜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苦菜、黃鼠草、小苦苣、活血草、隱血丹、小苦荬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山苦荬
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具細(xì)弱的匍莖或根狀莖。葉多著生于基部,線狀披針形或篦狀披針形,長7~20厘米,寬1.5~8厘米,先端鈍或尖,邊緣具稀疏的羽狀齒裂或不裂;基部窄狹成柄;莖生葉僅1~2枚,無柄,微抱莖。頭狀花序排列成稀松的傘房狀的圓錐花叢;總苞長約8毫米,外層苞片很小,卵圓形,內(nèi)層苞片線狀披針形,先端尖或鈍;舌狀花黃色或白色,舌片先端5齒裂;雄蕊5,花藥黑色;子房下位,花柱上部有細(xì)毛,柱頭2裂,黑色。瘦果狹披針形;長約4毫米,具嘴,兩面有縱棱10條,成熟后紅棕色;冠毛1層,色白細(xì)軟。花期4~5月。
生長于田間。分布我國北部、東部、南部各地。
【采集】早春采收。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止瀉,消腫。治蛇傷,尿結(jié)石。"
②《陜西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瀉肺火,涼血,止血,止痛,調(diào)經(jīng),活血,化腐生肌。治無名腫毒,陰囊濕疹,肺炎,跌打損傷,骨折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山苦荬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(dǎo)讀】:山苦荬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七托蓮、小苦麥菜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苦菜、黃鼠草、小苦苣、活血草、隱血丹、小苦荬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。 【植物...
文章標(biāo)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山蘇木
山蘇木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干檀香、小青皮、小青香、小仙人掌、香疙瘩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,土檀香(《...
-
山鐵樹葉
山鐵樹葉 (《廣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劍葉木、烏猿蔗。 【來源】為龍舌蘭科植物山鐵樹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山鐵樹 常綠灌...
-
山桐子
山桐子 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毛桐、臭樟木、大馬桑葉。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尼泊爾野桐的根或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...
-
山麻黃
山麻黃 (《中國藥植志》) 【異名】臭草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裸蕓香(《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》),蛇皮草(《植物分類學(xué)報》...
-
費(fèi)菜
費(fèi)菜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養(yǎng)心草、倒山黑豆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(《湖南藥物志》),七葉草...
-
鰻鱺魚
鰻鱺魚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白鱔、蛇魚、風(fēng)鰻(《綱目》),鰻魚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白鰻、青鱔(《中國動物圖譜?魚類》)。 【來...
-
捆仙絲
捆仙絲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青龍筋。 【來源】為蘿藦科植物青龍?zhí)俚膸Ц荨?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青龍?zhí)?多年生纏繞藤...
-
牧馬豆
牧馬豆 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黃花苦豆子、野決明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,槍葉野決明、苦豆(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(diǎn)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(dān)相關(guān)法律責(zé)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山蘇木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