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葉委陵菜
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【別名】三爪金、地蜘蛛(《貴州草藥》),三片風、軟梗蛇扭、三張葉、地風子、白里金梅、爛苦春、獨立金蛋、三葉蛇子草、三葉蛇莓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,鐵秤砣、地蜂子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三葉委陵菜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三葉委陵菜
多年生草本,高約30厘米。主根短而粗,狀如蜂子,須根多數。莖細長柔軟,有時呈匍甸狀;有柔毛。3出復葉;基生葉的小葉橢圓形、矩圓形或斜卵形,長1.5~5厘米,寬1~2厘米,基部楔形,邊緣有鈍鋸齒,近基部全緣,下面沿葉脈處有較密的柔毛;葉柄細長,有柔毛;莖生葉小葉片較小,葉柄短或無;托葉卵形,被毛。總狀聚傘花序,頂生;總花梗和花梗有柔毛;花梗上有小苞片;花小,少數,直徑10~15毫米,黃色;副萼5,線狀披針形,萼5,卵狀披針形,外面均被毛;花瓣5,倒卵形,頂端微凹;雄蕊多數,雌蕊多數,花柱側生;花托稍有毛。瘦果小,黃色,卵形,無毛,有小皺紋。花期4~5月。
生于向陽山坡或路邊草叢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南、河北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
本植物的根(三葉委陵菜根),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夏季采收開花的全草,曬干。
【性味】苦,微寒。
①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微寒,味苦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性微溫,味澀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骨結核,口腔炎,瘰疬,跌打損傷,外傷出血。
①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斂瘡止血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:"散瘀血,消瘰疬。治跌打損傷。"
③《常見混淆中草藥的識別》:"清熱解毒,消腫,鎮痙。治癰腫疔瘡,痔瘡,蛇蟲咬傷,小兒驚厥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6錢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、煎水洗或研末撒。
【選方】①治骨結核:三葉委陵菜適量,加食鹽少許,搗爛敷患處,每日換藥一次。
②治口腔炎:三葉委陵菜二至三錢。水煎服。
③治外傷出血:三葉委陵菜搗爛外敷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④治蛇頭療:三葉委陵菜加食鹽搗爛,敷患處。(蘇醫《中草藥手冊》)
⑤治痔瘡:三葉委陵菜洗凈,搗爛,沖入沸水浸泡,趁熱坐熏。(蘇醫《中草藥手冊》)
三葉委陵菜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三葉委陵菜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別名】三爪金、地蜘蛛(《貴州草藥》),三片風、軟梗蛇扭、三張葉、地風子、白里金梅、爛苦春、獨立金蛋、三葉蛇子草、三葉蛇莓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桑葉汁
桑葉汁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桑葉滋、桑脂、桑滋干(《綱目拾遺》)。 【來源】為桑科植物桑的鮮葉,摘破葉脈后滲出的白色...
-
沙柳
沙柳 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 【異名】降馬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楊柳科植物沙柳的枝葉和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】沙柳 灌木或...
-
桑癭
桑癭 (《百草鏡》) 【來源】為老桑樹上的結節。植物形態詳"桑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百草鏡》:"去風痹諸濕。浸酒用,治...
-
沙糖根
沙糖根 (《云南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蕎花黃連、節節烏、黑節草、中參、小伸筋草、接骨丹、梵蘭花、小蘭花、土紅參。 【來...
-
鐮形棘豆
鐮形棘豆 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 【異名】達哈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鐮形棘豆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鐮形棘豆...
-
駱駝脂
駱駝脂 (《日華子本草》) 【異名】駝脂(《丹房鑒源》),駝峰、峰子油(《飲膳正要》)。 【來源】為駝科動物雙蜂駝肉峰內的...
-
九龍吐珠
九龍吐珠 (《泉州本草》) 【別名】傘莎草。 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風車草的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風車草 多年生粗壯簇生草...
-
女貞根
女貞根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根,植物形態詳"女貞子"條。 【采集】9~10月采挖。 【性味】《重慶草藥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桑葉汁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