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蒂
(《履?巖本草》)
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。植物形態詳"茄子"條。
【功用主治】治腸風下血,癰疽腫毒,口瘡,牙痛。
①《本草衍義補遺》:"治口瘡。"
②《綱目》:"燒灰,治口齒瘡匿。生切,擦癜風。"
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治發背及癰毒初起,用十四至廿一個,水、酒煎服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3錢;或燒存性研末。外用:燒存性研末摻或生擦。
【選方】①治腸風下血不止:茄蒂,燒存性為末,每服三錢,米飲下。(《履?巖本萆》)
②治風蛀牙痛:茄蒂燒灰摻之,或加細辛末等分,日用之。(《仁存堂經驗方》)
③治對口瘡:鮮茄蒂、鮮何首烏等分煮飲。(《本草經疏》)
④治癜風:用茄蒂蘸硫、附末摻之。(《綱目》)
茄蒂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茄蒂 (《履?巖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。植物形態詳"茄子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腸風下血,癰疽腫毒,口瘡,牙痛。 ①《本草衍義補遺》:"治口瘡。" ②《綱目》:"燒灰,治口齒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青黛
青黛 (《藥性錄》) 【異名】靛花(《簡便單方》),青蛤粉(《綱目》),青缸花(《外科正宗》),藍露,淀花(《手板發蒙》),靛...
-
茄葉
茄葉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茄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茄子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葉含龍葵堿0.002~0.03%。全植物含胡...
-
青麩楊根
青麩楊根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漆樹科植物青麩楊的樹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青麩楊,又名:波氏鹽膚木,鐵倍樹。 落葉喬...
-
秦皮
秦皮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岑皮(《淮南萬畢術》),梣皮(《別錄》),樊槻皮(陶弘景),秦白皮(《藥性論》),蠟樹皮(《中藥志...
-
黃荊枝
黃荊枝 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異名】黃金條(徐州《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枝條,...
-
辣子草
辣子草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兔兒草、銅錘草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辣子草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...
-
金背枇杷葉
金背枇杷葉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光背杜鵑、野枇杷(《防治老年慢性氣管炎藥用植物資料》)。 【來源】為杜鵑花科植...
-
檸檬皮
檸檬皮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檸檬的果皮。植物形態詳"檸檬"條。 【采集】果實成熟時采摘,剝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青黛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