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白藤
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
【異名】有毛雞屎藤、膿見消、癍痧藤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大葉龍膽草、土加藤、甜茶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約手冊》),接骨丹、排骨連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。
【來源】為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牛白藤
多年生藤狀灌木,高3~5米。老枝圓柱形,幼枝四棱形。葉對生,膜質,卵狀披針形,長4~10厘米,寬2.5~4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,全緣,上面粗糙,下面被柔毛;托葉截頭狀,頂端有刺毛4~6條。花10~20朵,密集成復傘形花序,腋生或頂生;花序柄長1.5~2.5厘米;花細小,白色;萼被微柔毛,裂片4,線狀披針形:冠管短,裂片披針形,外反,近喉部有長毛;雄蕊長突出;子房2室,花柱線狀。蒴果近球形,徑約3毫米,開裂,頂冠隆起。花期秋季。
生于山谷、坡地、林下、灌木叢中。分布我國南部和西南部。
本植物的根(牛白藤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性味】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淡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暑,祛風濕,續筋骨。治中暑,感冒咳嗽,胃腸炎,風濕性關節炎,跌打損傷,骨折,皮膚濕疹。
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清涼解毒,祛風止咳。治癍痧,嘔吐,胃痛,瘰疬,五癆七傷,去腐。"
②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清熱解暑,祛風除濕。"
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:"消腫散瘀,通經活絡,接筋續骨。治骨折筋傷,跌打損傷,風濕性關節炎,腰腿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5~1兩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【選方】①防治中暑,感冒咳嗽:㈠牛白藤葉制涼茶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㈡牛白藤全株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
②治胃腸炎:牛白藤全株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
③治腰腿痛:牛白藤根、藤干品五錢至一兩,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④治骨折:接骨丹全草、土牛膝、刺麻嗓管皮、乞麻、銅錘草,共搗敷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
⑤治皮膚濕疹,瘙癢,帶狀庖疹:牛白藤鮮葉煎水外洗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牛白藤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牛白藤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有毛雞屎藤、膿見消、癍痧藤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大葉龍膽草、土加藤、甜茶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約手冊》),接骨丹、排骨連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。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牛耳朵
牛耳朵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石三七、石虎耳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莖或全草。...
-
牛蒡莖葉
牛蒡莖葉 (《藥性論》) 【異名】大夫葉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菊科植物牛蒡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"牛蒡子"條。 【成分與藥...
-
楠木
楠木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楠材(《別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楠木的木材及枝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楠木,又名:楠樹...
-
牛鼻
牛鼻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來源】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鼻,動物形態詳"牛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食療本草》:"治婦人無乳...
-
蚶
蚶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魁陸(《爾雅》),魁蛤、復累、瓦屋子(《說文》),蚶子(《嶺表錄異》),伏老(《本草圖經》),血...
-
碧桃干
碧桃干 (《飲片新參》) 【異名】桃梟(《本經》),鬼髑髏(《雷公炮炙論》),桃奴、梟景(《別錄》),干桃(《圣惠方》),氣桃...
-
菊花黃連
菊花黃連 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 【異名】土黃連、雞爪連(《廣西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罌粟科植物深山黃堇的根。 【植物形...
-
大飛揚
大飛揚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馬鞍葉羊蹄甲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?豆科》),蝴蝶風、羊蹄藤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夜合葉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牛耳朵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