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馬藤
(《草木便方》)
【異名】過山龍(《草木便方》),油麻血藤(《中草藥資料》)。
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常綠油麻藤的根及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常綠油麻藤,又名:常春油麻藤、常綠黎豆、棉麻藤。
常綠攀援灌木,通常長5~10米,少有20米者。莖棕色或黃棕色,祖糙;小枝纖細,淡綠色,光滑無毛,具明顯之皮孔。復葉革質,小葉3;頂端小葉卵形或長方卵形,先端尖尾狀,基部闊楔形;兩側葉片長方卵形,先端尖尾形,基部斜楔形或圓形,小葉均全緣,綠色,無毛,長7~12厘米,闊5~7厘米,葉脈明顯,小葉柄粗短;總葉柄長9~15厘米,基部粗壯。總狀花序,花下垂;花萼外被濃密絨毛,鐘形,裂片鈍圓或尖銳;花冠深紫色或紫紅色;雄蕊2體,10枚;子房下位,花柱細長,柱頭頭狀。莢果扁平,密被金黃色粗毛。種子圓形,黃色或黑黃色。
生長于林邊及肥沃之處,常纏繞于樹上或附于巖石上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湖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。
本植物的莖在少數地區亦作為雞血藤使用。
【采集】9~10月采收。
【性味】①《四川中藥志》:"甘,溫,無毒。"
②《中藥鑒別手冊》:"性溫,味苦。"
【功用主治】行血補血,通經活絡。治風濕疼痛,四肢麻木,貧血,月經不調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活血化瘀,舒筋,利關節。治腰脊痛。"
②《分類草藥性》:"治寒脾風,風濕麻木,筋骨疼痛,消腫。"
③江西《草藥手冊》:"治婦女經閉,膝蓋骨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4~1兩;或浸酒。
【選方】①治再生障礙性貧血:㈠油麻血藤一至二兩,首烏,地稔各五錢至一兩。水煎。一日三次分服。㈡油麻血藤一至二兩,黃芪一兩,龜版、鱉甲各三至五錢。水煎,一日三次分服。(《中草藥資料》)
②治婦女經閉:常綠油麻藤莖五錢至一兩,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牛馬藤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牛馬藤 (《草木便方》) 【異名】過山龍(《草木便方》),油麻血藤(《中草藥資料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常綠油麻藤的根及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常綠油麻藤,又名:常春油麻藤、常綠黎豆、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牛耳大黃
牛耳大黃 (《草木便方》) 【異名】土大黃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四季菜根(《四川中藥志》),火風棠(《重慶草藥》),羊...
-
牛毛七
牛毛七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曲尾蘚科植物山毛蘚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山毛蘚 密集成叢,暗綠帶黃棕色,高4~1...
-
牛耳大黃葉
牛耳大黃葉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皺葉酸模的葉片。植物形態詳"牛耳大黃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重慶草藥):...
-
牛蒡-惡實
惡實 【釋名】 亦名荔實、馬亦名鼠粘、牛蒡、大力子、蒡翁菜、便牽牛、蝙蝠刺。 【氣味】 (子)辛、平、無毒。(根、莖)苦...
-
蓽茇
蓽茇 (《開寶本草》) 【異名】蓽撥(《唐本草》),蓽撥梨、阿梨訶吔(《酉陽雜俎》),椹圣(侯寧極《藥譜》),蛤蔞(《赤雅》...
-
紅曲
紅曲 (《飲膳正要》) 【異名】赤曲(《摘元方》),紅米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福曲(《上海市飲片炮制規范》)。 【來源】為曲...
-
火秧?蕊
火秧?蕊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來源】為大戟科植物金剛纂的花蕊。植物形態詳"火秧?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...
-
大葉鳳尾
大葉鳳尾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雙鳳尾、金雞尾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,鳳尾草、大葉井口邊草、狼牙草(《陜西草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牛耳大黃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