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藥名稱】木蝴蝶(《綱目拾遺》)
【異名】千張紙、兜鈴、三百兩銀藥(《滇南本草》),玉蝴蝶(《張聿青醫(yī)案》),云故紙(《獸醫(yī)常用中藥》),破布子、白故子、海船果心(《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》),白玉紙(《中藥志》),白干層、紙肉、故紙、洋故紙、鴨船層紙(《廣西中藥志》),海船皮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千紙肉(《嶺南草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木蝴蝶,又名:朝簡、老鴉船。
大喬木,高7.5~12米,樹皮厚。葉對生,很大,2~3回羽狀復葉,長40~160厘米,寬20~80厘米;小葉片卵形或橢圓形,長6~14厘米,寬4.5~9厘米,先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圓形或斜形,全緣,上面綠色,下面淡綠色;小葉柄長5~10毫米。總狀花序頂生;總花柄長約30厘米;花萼肉質,鐘形;花冠大,鐘形,淡紫色,先端5淺裂;雄蕊5,稍伸出花冠外,花絲基部被棉毛,第5雄蕊花絲較其他4枚稍短;花盤大,肉質;柱頭2裂,半圓形板狀。蒴果下垂,扁平,闊線形,長30~90厘米,寬5~8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,邊緣稍內彎似船形,中央有一條略微突出的背縫;果爿木質,成熟后沿腹縫裂開。種子多數,為半透明的膜質翅所包圍而成很薄的片狀體?;ㄆ?~8月。果期10~12月。
生長山坡、溪邊、山谷及灌木叢中。分布福建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廣東等地。
木植物的樹皮(木蝴蝶樹皮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10~12月采摘成熟果實,取出種子,曬干或烘干。置干燥處。受潮則易發(fā)霉或生黑色斑點。
【藥材】種子類橢圓形,扁平而菲薄.外種皮除基部外,三邊延長成寬大的翅,呈半透明薄膜狀,淡棕白色,有絹樣光澤,并有放射狀紋理,邊緣多破碎。連翅種子長徑約5.5~8厘米,短徑3.5~4厘米.除去翅后,種子長徑約2~3厘米,短徑約1.5~2厘米。剝去膜質的外種皮后可見一層薄膜狀的胚乳,緊裹于子葉之外。珠柄線形,黑棕色,著生于基部。子葉2枚,黃綠色,扁平,蝶形,質脆,胚根明顯。氣無,味微苦。以干燥,色白、大而完整者為佳。
主產云南、廣西、貴州。此外,福建,廣東、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亦產少量。
【鑒別】(1)本品粉末呈黃色或黃綠色,種翅細胞長纖維狀,壁波狀增厚,直徑20~40μm;胚乳細胞多角形,壁呈念珠狀增厚。
(2)取本品粉末2g,加乙醇30ml,回流提取15分鐘,濾過,濾液加硼酸0.5g使溶解,濾過,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黃芩甙對照品,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試驗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正丁醇-醋酸-水(6:1.5:2.5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。
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①《嶺南采藥錄》:"味酸苦。"
②《藥材資料匯編》:"味苦,寒。"
③《廣西中藥志》:"味甘淡,性涼,無毒。"
【歸經】入肺、肝經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肺、脾、胃經。"
②《嶺南采藥錄》:"入肝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潤肺,舒肝,和胃,生肌。治咳嗽,喉痹,音啞,肝胃氣痛,瘡口不斂。治干咳不止常配夏枯草。
①《云南通志》:"焚為灰,可治心氣痛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定喘,消痰,破蠱積,除血蠱、氣蠱之毒。又能補虛,寬中,進食。"
③《綱目拾遺》:"治心氣痛,肝氣痛,下部濕熱。又項秋子云,凡癰毒不收口,以此貼之。"
④《嶺南采藥錄》:"消痰火,除眼熱。"
⑤《現代實用中藥》:"鎮(zhèn)咳,治百日咳及干性氣管炎。"
⑥《藥材資料匯編》:"治咽喉失音。"
⑦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清肺熱,利咽喉。治急慢性支氣管炎,肺結核咳嗽,咽喉腫痛,扁桃體炎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3錢;或研末。外用:敷貼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。
【選方】①治急性氣管炎、百日咳等:木蝴蝶一錢,安南子三錢,桔梗一錢五分,甘草一錢,桑白皮三錢,款冬花三錢。水煎,加冰糖三兩,溶化于藥液,制成糖漿,一日數回,頻頻服之。(《現代實用中藥》止咳糖漿)
②治肝氣痛:木蝴蝶二、三十張,銅銚上焙燥研細,好酒調服。(《綱目拾遺》)
木蝴蝶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【中藥名稱】木蝴蝶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千張紙、兜鈴、三百兩銀藥(《滇南本草》),玉蝴蝶(《張聿青醫(yī)案》),云故紙(《獸醫(yī)常用中藥》),破布子、白故子、海船果心(《中藥形性經驗鑒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牡荊莖
牡荊莖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牡荊條(《安徽藥材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枝條,植物形態(tài)詳"牡荊子"條。 【功用...
-
木槿根
木槿根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藩籬草根(《仁齋直指方》)。 【來源】錦葵科植物木槿的根,植物形態(tài)詳"木槿皮"條。 【性味】...
-
牡荊瀝
牡荊瀝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牡荊汁(《登真隱訣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莖汁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牡荊子"條。 【...
-
牡荊葉
牡荊葉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馬鞭草科植物牡荊的葉片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牡荊子"條。 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 ①《別錄》:"味苦,...
-
金果欖
【中文名】金果欖(《綱目拾遺》) 【類別】根類 【異名】金?欖(《藥性考》),金苦欖(《柑園小識》),地膽、天鵝蛋(《分類...
-
莪術─廣西莪術
莪術──廣西莪術 RhizomaCurcumaeKwangsiensis (英)KwangsiTurmericRhizome 【別名】 桂莪術、毛莪術。 【來源】 為姜科植物桂莪術Curcu...
-
雞腎草
雞腎草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雞腎子、腰子草、雙仁、腎經草(《荊州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雞腎草的全...
-
昆明堵喇
昆明堵喇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草烏、黃草烏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大草烏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牡荊莖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