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花
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蜂糖罐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蜂糖花、來江藤(《四川中藥志》),貓瞇花(《貴州草藥》),蜜桶花、蜂蜜果、鐵林桿、小白葉(《云南中草藥》),葉上花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,野連翹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
【來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小葉來江藤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小葉來江藤
常綠半匍匐灌木,新枝被淡黃褐色星狀毛。葉對生,具短柄;葉披針形,長3.5~11.5厘米,寬1~3.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心臟形,全緣,上面光滑,下面被淡褐色茸毛,葉脈顯著。花腋生,單一或成對;小苞片2,線狀披針形;花萼鐘狀,5齒裂,上具5棱,長約1.5厘米,被淡褐色的茸毛;花冠漏斗狀,長2.5厘米,暗紫棕色,有茸毛,2唇形,下唇平展較短,3裂,上唇較寬而長,2裂;雄蕊4,2強,較花冠為短:花絲下部扁平;花柱線狀,柱頭單一。蒴果卵圓形,頂端尖,長約1.2厘米;種子小,有膜質延長的翅。花期11~12月。
生于半陰坡處的石巖縫隙或山坡草叢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、江蘇等地。
【性味】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性涼,味微苦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涼,味澀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利濕,清熱止血。治風濕,浮腫,瀉痢,黃疸,吐血,心悸,骨髓炎。
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治痢疾,消浮腫,止咳血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治心驚肉跳,燒熱不退及嘔吐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4~8錢。
【選方】①治瀉痢:蜂糖罐根煎水服。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②治癆傷咳嗽吐血:鮮蜂糖罐花一兩,煎水服。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③治心驚肉跳:貓花、朱砂、鷹爪風、天麻、酸棗仁,燉肉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④治風濕、一身浮腫:蜂糖罐、白菖蒲、石菖蒲、艾。等分,煎水洗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⑤治化膿性骨髓炎:蜜桶花根一兩,泡酒一斤,日服二至三次,每次10毫升。
⑥治骨內膜炎,破傷風,風濕,跌打:蜜桶花五錢至一兩,水煎服。
⑦治黃疸型肝炎:蜜桶花一兩,紅糖為引,水煎服。(⑤方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藥》)
⑧治感冒發熱:蜜桶花一至三錢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貓花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貓花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蜂糖罐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蜂糖花、來江藤(《四川中藥志》),貓瞇花(《貴州草藥》),蜜桶花、蜂蜜果、鐵林桿、小白葉(《云南中草藥》),葉上花(《昆明民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麥芽
麥芽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大麥蘗(《藥性論》),麥蘗(《日華子本草》),大麥毛(《滇南本草》),大麥芽(《本草匯言》)。 【...
-
貓頭
貓頭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貓科動物貓的頭或頭骨。動物形態詳"貓肉"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綱目》:"甘,溫,無毒。" ②《陸...
-
貓耳朵草
貓耳朵草 (《昆明藥植調查報告》) 【異名】草蚱螞蓮、土知母、毛芨蕨、龍頭鳳尾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裸...
-
芒萁骨根
芒萁骨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莖。植物形態詳"芒萁骨"條。 【性味】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...
-
梵天花根
梵天花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,植物形態詳"焚天花"條。 【性味】甘苦,溫。 ①《福建民...
-
骨碎補毛
骨碎補毛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或中華槲蕨根莖上的鱗片。植物形態詳骨碎補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...
-
白刺花葉
白刺花葉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葉片,植物形態詳白刺花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葉含香葉木甙。 【性味】...
-
多穗蓼
多穗蓼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辣蓼、水蓼、恣恣薩曾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多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麥芽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