鸕鶿肉
(《雷公炮炙論》)
【異名】水老鴉(《本草衍義》),摸魚公(《綱目拾遺》),魚鷹(《中國動物圖譜?鳥類》))。
【來源】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肉。
【動物形態】鸕鶿
體長約80厘米。嘴狹長呈圓錐形,上嘴兩側有溝,尖端有鉤,下嘴有小囊。上嘴黑褐,上嘴邊緣和下嘴灰白,具磚紅色斑。虹膜翠綠色,眼先橄欖綠色,綴以黑色斑點;眼下橙黃色;嘴下之喉囊為橄欖黑色,有許多鮮黃色斑點。頰、頰和上喉均白色,形成一半環狀,后緣稍沾棕褐色。體羽主要為黑色而帶有紫色金屬光澤。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,羽邊黑色,而呈鱗片狀。生殖期中,脅下有一雪白塊斑;頭、頸部生白絲狀羽。后頭部有一不明顯的羽冠。幼鳥的下體黑色,雜以白羽。腳位于體之后方,黑色,4趾向前,具蹼及銳爪。
棲息河川、湖沼及海濱,善潛水捕食魚類。營巢于蘆葦叢中或矮樹、峭壁上。廣布我國各地。經馴養后可使捕魚。
本動物的骨(鸕鶿骨)、翅羽(鸕鶿翅羽)、口涎(鸕鶿涎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酸咸,冷,微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雷公炮炙論》原敘注:"治體寒腹大。鸕鶿燒存性,為末,米飲調服。"
②《綱目》:"治大腹鼓脹,利水道。"
【宜忌】《品匯精要》:"懷妊不宜食。"
【名家論述】《綱目》:"鸕鶿,《別錄》不見功用,惟雷氏《炮炙論》序云:"體寒腹大,全賴鸕鶿。"竊謂諸腹鼓大,皆屬于熱,衛氣并行于血脈則體寒。此乃水鳥,其氣寒冷,而利水。寒能勝熱,利水能去濕故也。"
鸕鶿肉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鸕鶿肉 (《雷公炮炙論》) 【異名】水老鴉(《本草衍義》),摸魚公(《綱目拾遺》),魚鷹(《中國動物圖譜?鳥類》))。 【來源】為鸕鶿科動物鸕鶿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鸕鶿 體長約80厘米。嘴狹長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龍珠子
龍珠子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茄科植物龍珠的果實。植物形態詳"龍珠"條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苦,寒,無毒。" 【功...
-
龍珠果
龍珠果 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 【異名】龍吞珠、龍須果、風雨花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龍爪珠、毛蛉兒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...
-
漏籃子
漏籃子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木鱉子(《雷公炮炙論》),虎掌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漏籃(《彰明附子記》)。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...
-
螻蛄
螻蛄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梧鼠(《荀子》),螻蟈(《呂氏春秋》),螜、天螻(《爾雅》),蟪蛄(《本經》),螻窒、蟓蛉、杜狗、...
-
黨參―球花黨參
【中文名】:黨參―球花黨參 【類別】:根類 【英文名】:SubglobularflowerAsiabellRoot 【別名】:蛇頭黨參、臭參、臭藥。 【來...
-
刺桐花
刺桐花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異名】鸚哥花(《天中記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,植物形態詳"海桐皮"條。 【功用主治...
-
假辣蓼
假辣蓼 (《陸川本草》) 【異名】白辣蓼(《嶺南大學校園植物名錄》),大馬蓼(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...
-
桂樹根
桂樹根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桂根(《綱目拾遺》),桂花根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 【來源】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根或根皮。植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龍珠子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