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耳
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【異名】狗腳刺、提云萆、小桃花(《嶺南采藥錄》),老鼠烏、鼠乳頭、烏金藤((福建民間草藥》),老鼠乳、鼠米、烏痧頭、烏李楝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鼠李科植物老鼠耳的嫩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老鼠耳
藤狀灌木,高1~4米。小枝被毛。葉互生,具短柄,卵圓形或近圓形,長5~10毫米,先端鈍而有小凸點,基部渾圓或微心形,邊全緣,紙質,上面深綠色,下面蒼白色,側脈5對,直而平行。花兩性或雜性,2至多朵簇生于葉腋內或枝的頂端,有3~6毫米長的短柄;萼片5,長2~3毫米,狹披針形或線形;花瓣5,線狀披針形;雄蕊5,有時6;子房上位,2室。果肉質,長卵狀,長4~6毫米,熟時紫色。花期秋季。
生于山野、矮林或雜草叢中,路旁、坡地、小丘陵。分布我國南部。
本植物的根(鐵包金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
【性味】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"微苦,平,無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疔瘡,睪丸膿腫,痔瘡,燙傷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鮮者0.5~1兩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①治疔瘡:老鼠耳一兩。搗爛,加鹽花少許敷患處。并用白菊二兩,甘草五錢,煎服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②治睪丸膿腫:老鼠耳草頭五錢至一兩,鴨蛋一只,水,酒各半煎服。
③治外痔:老鼠耳鮮草頭一兩,洗凈切片,豬尾口頭一節,水適量燉服。
④治眼起珠翳:老鼠耳鮮草頭一兩,雞蛋一只,水適量燉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⑤治湯火傷:老鼠耳適量,搗爛,調茶油外敷。(《嶺南草藥志》)
老鼠耳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老鼠耳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異名】狗腳刺、提云萆、小桃花(《嶺南采藥錄》),老鼠烏、鼠乳頭、烏金藤((福建民間草藥》),老鼠乳、鼠米、烏痧頭、烏李楝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狼毒―雞腸狼毒
【中文名】:狼毒―雞腸狼毒 【類別】:根類 【英文名】:BranchyEuporbiaRoot 【別名】:金絲矮陀陀。 【來源】:為大戟科植...
-
藍靛
藍靛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藍淀(《本草拾遺》),青靛(《普濟方》),靛青(《鄧子禹家抄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...
-
狼膏
狼膏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狼脂(《本經逢原》),狼油(《黑龍江中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犬科動物狼的脂肪。動物形態詳"狼肉"條...
-
爛茶葉
爛茶葉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來源】為泡過的茶葉。植物形態參見"茶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救生苦海》:"治無名腫毒、犬咬及...
-
貝母蘭
貝母蘭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止血果(《文山中草藥》),石巴蕉、對葉果、果上葉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小綠芨(《全展...
-
黑大豆
黑大豆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異名】烏豆(《肘后方》),黑豆(《日華子本草》),冬豆子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...
-
白櫟?
白櫟? 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 【來源】為殼斗科植物白櫟果實上帶有蟲癭的總苞。 【植物形態】白櫟,又名:金剛櫟,白反...
-
豆腐渣果
豆腐渣果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來源】為山龍眼科植物蘿卜樹的根、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蘿卜樹 常綠小喬木,全體光滑無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狼毒―雞腸狼毒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