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尾巴花
(《陜西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狼尾珍珠菜、狼巴草、紅絲毛、酸溜子(《陜西中草藥》),重穗排草(《中國經濟植物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報春花科植物重穗珍珠菜的帶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重穗珍珠菜
多年生草本,高50~70厘米,全株密被柔毛。有根狀地下莖,地上莖直立,綠色,有時帶紅色。葉互生或近對生,線狀長圓形至披針形,長6~10厘米,寬8~15毫米。總狀花序頂生;苞片線狀鉆形;萼片5裂;花冠白色,5裂;雄蕊5,基部連合成筒;雌蕊1。蒴果球形,包于宿存花萼內。花期夏季。
生于山坡,草地、路旁灌叢或海邊田埂。分布東北、華東、華中、西南及河北、陜西、甘肅等地。
【采集】花期采摘,陰干或鮮用。
【性味】酸苦,平。
①《陜西中草藥》:"苦微酸辛,平。"
②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:"酸澀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調經散瘀,清熱消腫。治月經不調,痛經血崩,感冒風熱,咽喉腫痛,乳癰,跌打扭傷。
①《陜西中草藥》:"活血調經,散瘀消腫,解毒生肌,利水,降血壓。治月經不調,功能性子宮出血,無名腫毒,咽喉疼痛,肺癰,跌打損傷,骨折,水腫,高血壓癥。"
②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:"清熱涼血,解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;或泡酒。外用:搗敷或研粉撒。
【宜忌】《陜西中草藥》:"孕婦忌服。"
【選方】①治月經不調,痛經:紅絲毛、益母草各三錢,月季花、馬鞭草各二錢。水煎服。
②治小兒發熱:紅絲毛、灶心土各三錢,白茅根、淡竹葉各二錢。水煎服。
③治急性淋巴管炎:鮮紅絲毛適量,搗爛外敷。
④治咽喉腫痛:鮮紅絲毛、鮮馬兜鈴根各三錢。切碎,加開水適量,搗汁服。
⑤治乳癰:紅絲毛五錢,蔥白七個。酒、水各半煎服。
⑥治痢疾:紅絲毛五錢。水煎服。
⑦治腰扭傷,風濕性關節炎,跌打損傷:紅絲毛二兩。泡酒一斤,5~7天后取服。每次5~10毫升,一日二次。(選方出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)
狼尾巴花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狼尾巴花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狼尾珍珠菜、狼巴草、紅絲毛、酸溜子(《陜西中草藥》),重穗排草(《中國經濟植物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報春花科植物重穗珍珠菜的帶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老槍谷根
老槍谷根 (《湖南藥物志》) 【來源】為莧種植物老槍谷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老槍谷(《龍沙記略》),又名:紅莧菜、尾穗莧...
-
狼尾草
狼尾草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稂(《詩經》),童粱(《毛詩傳》),孟、狼尾(《爾雅》),董腎(《說文》),宿田翁、守田(陸...
-
老虎泡
老虎泡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老熊泡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牛毛大王、空洞泡、紅毛巾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 【來...
-
蛞蝓
蛞蝓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陵蠡(《本經》),土蝸、附蝸(《別錄》),蜒蚰(《救急方》),托胎蟲(《鐵圍山叢談》),蛞蝸(《品...
-
觀音莧根
觀音莧根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觀音莧的根,植物形態詳觀音莧條。 【性味】《重慶草藥》:味淡,性溫,無...
-
柏枝節
柏枝節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柏科植物側柏的樹枝。植物形態詳"側柏葉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木材含揮發油,其中大部分是...
-
地蘇木
地蘇木 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過山龍、蕨萁鉆石黃、雞血蓮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,散血蓮、鳳尾七(《貴州藥植目...
-
黃顙魚涎
黃顙魚涎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蹁科動物黃顙魚皮膚中分泌的粘液。動物形態詳"黃顙魚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日用本草》: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老槍谷根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