蕨麻
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
【異名】人參果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,蓮菜花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戳瑪(藏名)。
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鵝絨委陵菜的塊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鵝絨委陵菜
多年生草本,高10~25厘米。根圓柱狀,具多數(shù)細長須根,部分須根局部膨大成長圓形的塊根,肉質(zhì)。匍匐莖細長,節(jié)上生根,被稀毛。基生葉為羽狀復葉,小葉3~12對,卵狀矩圓形或橢圓形,長1~3厘米,寬0.6~1.5厘米,先端圓鈍,邊緣有深鋸齒,下面密生白色綿毛;小葉間有極小的小葉片;葉柄長,有白毛;托葉膜質(zhì);莖生葉有較少數(shù)小葉。花單生于匍匐莖的葉腋,黃色,花瓣比萼片長。瘦果卵形,具洼點,背部有槽。
生于路旁、溝邊、田野潮濕處。分布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及西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6~9月采挖。
【化學成分】風干生藥含水分8.77%,灰分3.09%(水溶性灰分0.50%,酸不溶性灰分2.51%),還原糖2.79%,蔗糖1.20%,淀粉3.30%,戊聚糖8.34%,蛋白質(zhì)6.19%,鞣質(zhì)10.76%,粗纖維15.42%,委陵菜甙0.120%。含脂質(zhì)約2%,其脂肪酸部分中含花生酸、十四酸、曲酸、亞油酸、亞麻酸;非皂化部分中含甾醇、蠟醇、廿九烷。除含上述鞣質(zhì)、委陵菜甙和黃酮類外,不含生物堿和皂甙。全草中含氨、膽堿、甜菜堿、組氨酸。
葉含楊梅樹皮素,無色飛燕草素,(-)-表兒茶精,d-兒茶精。
【藥理作用】含收縮及松弛平滑肌的兩種成分,但作用很弱。松弛或解痙的成分為甙類或含NH4+的鹽類。增強平滑肌蠕動或提高張力(大鼠子宮及豚鼠小腸)之成分則為膽堿。有人報告在臨床上對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有良好功效,但對子宮無解痙作用。浸劑注入豚鼠頸靜脈,可引起心收縮期停止,與洋地黃有協(xié)同作用,故可能有強心成分。
【性味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甘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健脾益胃,生津止渴,益氣補血,治脾虛腹瀉,病后貧血,營養(yǎng)不良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
蕨麻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蕨麻 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人參果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,蓮菜花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戳瑪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鵝絨委陵菜的塊根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鵝絨委陵菜 多年生...
文章標簽:
相關(guān)推薦
-
蕨菜
蕨菜 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龍爪菜、鋸菜。 【來源】為鳳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莖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蕨菜 多年生草...
-
爵床
爵床 (《本經(jīng)》) 【異名】爵卿(《吳普本草》),香蘇(《別錄》),赤眼老母草(《唐本草》),赤眼(《品匯精要》),小青草(《...
-
君遷子
君遷子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梬棗、小柿、模棗(《廣志》),牛奶柿(崔豹《古今注》),軟棗(《千金食治》),丁香柿(《日...
-
邱茄子
邱茄子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仁菜子(《食療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藜科植物邱茄菜的種子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邱茄菜"條。 【功用主...
-
黃香薷
黃香薷 (《泉州本草》) 【異名】香薷、寸薷。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黃香薷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黃香薷 一年生直立草木...
-
單頭紫菀根
單頭紫菀根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。植物形態(tài)詳"單頭紫苑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...
-
憤子
憤子 (《救荒本草》) 【異名】龍瓜粟、鴨爪稗(《綱目》),鴨爪粟(《品匯精要續(xù)集》),龍爪稷(《授時通考》),雞爪粟、云...
-
草威靈
草威靈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小黑藥、葳靈仙(《滇南本草》),黑根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草靈仙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...
版權(quán)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(quán)或隱私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蕨菜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