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土
(《本草經集注》)
【異名】好土(《本草拾遺》),好黃土(《東醫寶鑒》)。
【礦物形態】黃土
一般呈灰黃色。富含鈣鹽及鈣質結核,疏松,有肉眼可見的大孔隙,柱狀節理發育。干燥時較堅實,能保持直立陡壁,遇水浸潤后易崩解,并發生沉陷。
為第四紀陸相沉積物。我國西北和華北等地廣泛分布。
【性味】①《本草拾遺》:"甘,平,無毒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,性溫平,無毒。"
【歸經】①《要藥分劑》:"入脾、胃二經。"
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脾二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和中解毒。治中暑吐瀉,痢疾,癰疽腫毒,跌撲損傷。
①李當之《藥錄》:"治一切癰疽發背及患急黃熱甚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主泄痢冷熱赤白,腹內熱毒絞結痛,下血。取入地干土以水煮三、五沸。絞去滓。適稀稠及暖服一、二升。又解諸藥毒。中肉毒、合口椒毒、野菌毒并解之。"
③《醫林纂要》:"和陰陽,解百毒。治瘴暑霍亂,中?暴死,解一切魚肉菜果菌蕈藥草丹石之毒及蟲蜞入腹中者。去瘀血,續絕傷。"
④《本草再新》:"開胃健脾,消食利濕,補中益氣。"
⑤《本草求原》:"主筋脈拘縱。治蟲入腹,攻癢黃瘦,小兒吃土,驚風身黑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3兩。外用:調敷或炒熱布裹溫熨,或開水沖化澄清洗滌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驚風,遍身都烏者,急推向下:黃土一碗,搗末,入久醋一盅,炒熱包定熨之,引下至足,刺破。(《小兒秘訣》)
②治小兒吃土:干黃土一塊,研末,濃煎黃連湯調下。(《救急方》)
③治初起-切癰疽大毒;黃泥一大塊(煨熟),連須蔥一大把,蜂蜜一盅,雄黃三分。共杵爛作一餅,乘熱敷毒上,如干了再敷。(《瘍醫大全》)
④治內痔腫痛:朝陽黃土、黃連末、皮硝各一兩。用豬膽汁同研如泥,每日旋丸棗大,納入肛門,過一夜,隨大便去之。內服烏梅、黃連二昧丸藥。(《孫天仁集效方》)
⑤治從高墜下及為木石所迮,或因落馬,凡傷損瘀血凝積,氣絕欲死,無不治之:凈土五升蒸令溜,分半,以故布數重裹之,以熨病上,勿令太熱,恐破肉,冷則易之,取痛止即已。(《千金方》)
⑥治牛馬肉毒及肝毒:好土三升,水煮清,一升服。(《肘后方》)
【名家論述】《本草經疏》:"黃土,入藥治瀉痢冷熱赤白,腹中熱毒絞結痛者,取其味甘而氣和,能安和脾胃,止下血及解百毒也。"
黃土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黃土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異名】好土(《本草拾遺》),好黃土(《東醫寶鑒》)。 【礦物形態】黃土 一般呈灰黃色。富含鈣鹽及鈣質結核,疏松,有肉眼可見的大孔隙,柱狀節理發育。干燥時較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韭菜子
韭菜子 SemenAlliiTuberosi (英)TuberOnionSeed 【來源】 為百合科植物非菜AlliumtuberosumRottl.的種子。 【植物形態】 多年生草本,全草...
-
火秧?
火秧? 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霸王鞭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阿黎樹、羊不揩、龍骨刺(《廣西中獸醫藥植》),火虹、火巷、...
-
韭葉蕓香草
韭葉蕓香草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野香茅(《廣州植物志》),括花草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?禾本科》),蕓香草(《中藥形性...
-
藿香根
藿香根 (《分類草藥性》) 【來源】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,動物形態詳"藿香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分類草藥性》:"治霍亂吐...
-
甘松
甘松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香松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敗醬科植物甘松香或寬葉甘松的根莖及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①甘松香...
-
黃顙魚涎
黃顙魚涎 (《綱目》) 【來源】為蹁科動物黃顙魚皮膚中分泌的粘液。動物形態詳"黃顙魚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日用本草》:...
-
黃花地丁
黃花地丁 (《滇南本草》) 【異名】野豌豆、馬口鈴、猴絲草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小響鈴、狗響鈴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。...
-
扁藤葉
扁藤葉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扁擔藤的葉。植物形態詳"扁藤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下肢潰瘍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韭菜子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