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娘子
(《本草圖經》)
【異名】樗雞(《本經》),灰花蛾(《綱目》),紅娘蟲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么姑蟲(《中藥志》),紅女、紅姑娘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蟬科昆蟲紅娘子的干燥全蟲。
【動物形態】紅娘子
形似蟬而小,體長15~25毫米,寬約5~7毫米。頭部及胸部均呈黑色,唇基朱紅色。頭部兩側有復眼,大而突出,雜有黑褐色的斑塊;觸角1對,位于復眼間的前方。前胸背板前狹后寬,黑色;中胸背板黑色。左右兩側有2個大形斑塊,呈朱紅色;雄蟲在后胸腹板兩側有鳴器。翅2對,長大,膠質,前翅黑色,后翅褐色,有光澤,翅脈黑褐色,明顯。足3對,黑褐色,健壯。腹部血紅色,基部黑色;雌蟲有黑褐色的產卵管。
多生于丘陵地帶,成蟲棲息于低矮樹叢中,不能高飛;若蟲生活于未開墾的砂質土壤中。分布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江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于6~8月間,朝露未干時捕捉。此蟲能分泌毒液,刺激人的皮膚而發泡,故捕時宜戴手套及口罩。捕得后,蒸死或烤死,然后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蟲體呈長圓形,尾部較狹。頭黑臂紅,復眼大而突出。頸部棕黑色,兩肩紅色。背部翅黑棕色,質脆易破碎。胸部棕黑色,足3對,多已脫落,腹部紅色,可見有8個環節,尾部尖。質松而輕,剖開后可見體內呈淡黃色。氣微臭,以身干、翅黑、腹紅、色鮮艷、完整不碎、新鮮者為佳。
產于湖南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蘇、四川、安徽,河北等地;以湖南、河南產量較大。
紅娘子和樗雞,在現代動物學上是兩種不同科屬的昆蟲,而歷代《本草》每多混淆。或云"形似寒?",或云"形類蠶蛾"。"寒?"是蟬類,云似"寒?"者,頗與蟬科紅娘子相近;類"蠶蛾"者,則很象樗雞科的樗雞。但目前藥材只用紅娘子,樗雞未見入藥。樗雞體較紅娘子小;體表及翅都附有白色蠟質。頭狹小,淡褐色,復眼黑褐色。前胸背板淡褐色,中央有隆起線1條,小盾片三角形,頗大,暗褐色。前翅革質,基半部淡褐色,稍帶綠色,存黑斑20余枚,翅脈白色;后翅膜質,基部約占翅的1/2呈紅色,上有黑色斑紋7~8枚,翅端黑色,中央有白色紋,腹部寬大,尾端逐漸狹小。多群棲于樗、榆、刺槐、桐、楓、女貞及多種果樹上;吸食樹中液汁,為林木之害。
【化學成分】紅娘子含斑蝥素等,又含蠟、脂肪油及紅、黑2種色素。樗雞含酸性粘多糖、粘蛋白、脂蛋白。
【炮制】揀凈雜質,除去頭、足及翹,用米同炒至老黃色,取出,篩去米粒即成。
《綱目》:"凡使(紅娘子),去翅、足,以糯米或用面炒黃色,去米、面用。"
【性味】苦辛,平,有毒。
①《本經》:"味苦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有小毒。"
③《本草匯言》:"味苦辛,氣平,有小毒。"
【歸經】《綱目》:"厥陰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攻毒,通瘀,破積。外用治瘰疬,癬瘡;內服治血瘀經閉,狂犬咬傷。
①《本經》:"主心腹邪氣,陰痿。"
②《別錄》:"療腰痛,下氣。"
③《本草衍義》:"行瘀血、月閉。"
④《綱目》:"主瘰疬,散目中結翳,療?犬傷。"
⑤《藥材資料匯編》:"效用與斑蝥同。"
⑥《山西中藥志》:"外用治瘡癬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研末敷貼,發泡或調涂。內服:炒炙后研末入丸、散。
【宜忌】有劇毒,內服宜慎;體弱及孕婦忌服。
【選方】①治瘰疬結核:紅娘子十四枚,乳香、砒霜各一錢,硇砂一錢五分,黃丹五分。為末,糯米粥和作餅貼之。不過一月,其核自然脫下矣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②治橫痃便毒:雞子一個開孔,入紅娘子六個,紙包煨熟,去紅娘子,食雞子,以酒下。(《積德堂經驗方》)
③治瘋狗咬傷:紅娘子二個,斑蝥五個(并去翅、足,若四十歲各加一個,五十歲各加二個),青娘子三個(去翅足,四十歲加一個,五、六十歲加三個),海馬半個,續隨子一分,乳香、沉香、桔梗各半分,酥油少許。為末。十歲者作四服,十五歲作三服,二十歲作二服,三十歲作一服。(《談野翁試驗方》)
紅娘子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紅娘子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異名】樗雞(《本經》),灰花蛾(《綱目》),紅娘蟲(《藥材資料匯編》),么姑蟲(《中藥志》),紅女、紅姑娘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蟬科昆蟲紅娘子的干燥全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葒草花
葒草花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水葒花(《摘元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蓼科植物紅蓼的花序。植物形態詳"葒草"條。 【藥材】干燥花...
-
紅芪
【中藥名稱】紅芪 【拼音名】Hongqi 【英文名】RADIXHEDYSARI 【來源】本品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.-Mazz.的干燥...
-
紅綿藤
紅綿藤 (《中草藥通訊》(4):41,1972) 【來源】為薔薇科植物紅綿藤的葉、枝。 【植物形態】紅綿藤 常綠攀援性灌木。易生不...
-
紅三七
紅三七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扭子七(《四川中藥志》),九節犁、九節雷、趕山鞭、蜈蚣七、傘墩七、螺絲七(《陜西中...
-
敗醬
敗醬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鹿腸(《本經》),鹿首、馬草、澤敗(《別錄》),鹿醬(《藥性論》),酸益(《日華子本草》),苦菜、...
-
豪豬肚
豪豬肚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豪豬科動物豪豬的胃。動物形態詳豪豬肉條。 【性味】①《綱目》:寒,無毒。 ②姚可成...
-
臭節草根
臭節草根 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 【來源】為蕓香科植物臭節草的根,植物形態詳"巖椒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搗漿,洗腫毒。...
-
鵝絨藤
鵝絨藤 (《寧夏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羊奶角角,牛皮消。 【來源】為蘿藦科植物鵝絨藤莖中的白色乳汁。 【植物形態】鵝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葒草花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