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山消
(《綱目》)
【異名】隔山撬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隔山鍬(《天寶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蘿藦科植物耳葉牛皮消的塊根。植物形態詳"飛來鶴"條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塊根呈圓柱形,微彎曲,長約10~20厘米,直徑約2~3厘米。外表黃褐色或紅棕色,栓皮粗糙,有明顯縱橫皺紋,皮孔橫長突起,栓皮破裂處露出黃白色的木質部。質堅硬,斷面淡黃棕色,粉質,有輻射狀花紋及鮮黃色孔點。氣無,味先苦后甜。
產四川、江蘇、江西等地。本品在江蘇作白首烏使用。
【化學成分】根含淀粉44%,又含皂甙。
【性味】①《貴陽民間藥草》:"甘苦,平,無毒。"
②《陜西中草藥》:"甘微辛,平。"
【功用主治】養陰補虛,健脾消食。治虛損勞傷,痢疾,疳積,胃痛飽脹,白帶,瘡癬。
①《綱目》:"主腹脹積滯。"
②《草木便方》:"醋磨涂癬。"
③《分類草藥性》:"消食積,下乳,補虛弱。"
④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"外用治瘡毒、魚口。"
⑤《陜西中草藥》:"滋陰養血,健脾順氣,鎮靜止痛,催乳。治胃痛腹脹,虛勞,腎虛腰痛,陽萎,小兒痞塊,白帶,乳汁不足。"
⑥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"治腎炎水腫,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。"
⑦《江西草藥》:"清熱解毒,順氣止痢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2~3錢(鮮者0.5~1兩)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搗敷或磨汁涂。
【選方】①治痢疾:耳葉牛皮消根一兩。水煎服,每日一劑。(《江西草藥》)
②治食積飽脹:隔山消一錢。打成粉子,用開水吞服,每天一次。(貴州《常用民間草藥手冊》)
③治胃氣痛,年久未愈:隔山消二錢,萬年蕎一錢。打成細粉,每天三次,每次用開水吞一錢。(貴州《常用民間草藥手冊》)
④治多年老胃病:隔山消一兩,雞屎藤五錢。燉豬肉服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⑤治氣膈噎食,轉食:隔山消二兩,雞肫皮一兩,牛膽南星、朱砂各一兩,急性子二錢。為末,煉蜜丸,小豆大。每服一錢,淡姜湯下。(《孫天仁集效方》)
⑥治小兒痞塊:隔山撬一兩。煎水加白糖當茶喝,每日三、五次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⑦治小兒疳疾,隔食,并能開胃健脾:隔山消、苦蕎頭、雞屎藤、馬蹄草、魚鰍串、側耳根。研末,加石柑子葉、雞內金,蒸雞子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⑧治食瘧:隔山消(細末)五分,地枯牛三個(去頭、腳,焙焦,研末)。混合,用米汁送下。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
⑨催乳:隔山撬一兩。燉肉吃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隔山消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隔山消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隔山撬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隔山鍬(《天寶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蘿藦科植物耳葉牛皮消的塊根。植物形態詳"飛來鶴"條。 【采集】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 【藥材】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葛谷
葛谷 (《本經》)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葛的種子。植物形態詳"葛根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種子含油15%及γ-谷氨酰基苯丙氨酸。 【...
-
公魚
公魚 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 【異名】弓魚、工魚(《大理府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鯉科動物云南裂腹魚的肉。 【動物形態】云南...
-
葛花
葛花 (《別錄》) 【異名】葛條花(《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豆科植物葛的花,植物形態詳"葛根"條。 【采集】立秋后當花未...
-
葛?果實
葛?果實 (《貴州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葛?的果實,植物形態詳"葛?汁"條。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集。 【性味】性平,味...
-
大劍葉木
大劍葉木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竹節蘭,占點領(傣名)。 【來源】為龍舌蘭科植物三花劍葉木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...
-
金蛤蟆
金蛤蟆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中國雨蛙(《中國無尾兩棲類》)。 【來源】為雨蛙科動物中國雨蛙的全體。 【動物形態】...
-
淡味當藥
淡味當藥 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 【異名】苦草、小方桿、烏金散。 【來源】為龍膽科植物當藥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當藥...
-
巴山虎
巴山虎 (《嶺南采藥錄》) 【異名】金扣鈕根(《陸川本草》),細鈕扣根、扣子頭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紫花茄根(《福建中草藥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葛谷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