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紅袍
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【異名】矮零子、豆瓣柴、鐵打杵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碎米果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紫金??浦参镨F仔的根或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鐵仔
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高可達6米。小枝、葉柄均有短柔毛。單葉互生;橢圓形至長橢圓形,長lO~18毫米,寬6~8毫米,鈍頭有小突尖,或凹頭,基部楔形,邊緣除基部外有細銳鋸齒,上下面中肋基有短柔毛,側脈3~4對,不明顯;葉柄長1.5毫米。花3~8朵簇生葉腋;單性,雌雄異株;花直徑2毫米;柱頭2~4裂。漿果小球形,徑3~4毫米?;ㄆ诖杭?。
生于山地、路旁、灌叢中。分布長江以南各地。
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
【性味】甘淡,涼。
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性平,味澀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甘淡,涼。"
【功用主治】活血,祛風,理濕。治風濕痹痛,泄瀉,痢疾,血淋,勞傷咳血。
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驅風濕,活血。治痢疾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消炎,止痛,止痢。治牙痛,腸炎,痢疾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O.3~1兩;燉肉或浸酒。
【選方】①治痢疾:大紅袍、仙鶴草根各一兩。煎水服。
②治風濕:大紅袍五錢,大風藤、追風散各三錢,紅禾麻二錢,泡酒一斤。日服二次,每次五錢至一兩。
③治紅淋:大紅袍三至五錢。煎水服。(選方出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細菌性痢疾
將鐵仔葉曬干、碾粉,制成片劑,每片含量0.5克。日服3次,每次2片,8~12天為一療程。觀察81例,臨床治愈74例,好轉3例,無效4例。部分病人服藥3~5天即愈。未見副作用或其他毒性反應。
大紅袍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大紅袍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矮零子、豆瓣柴、鐵打杵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碎米果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紫金??浦参镨F仔的根或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鐵仔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大風子油
大風子油 (《綱目》) 【異名】大楓油(《普濟方》)。 【來源】為大風子科植物大風子種仁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態詳"大風子"條。...
-
大黃
大黃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黃良、火參、膚如(《吳普本草》),將軍(李當之《藥錄》),錦紋大黃(《千金方》),川軍(《中藥材...
-
寸節七
寸節七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大鏵頭草。 【來源】為堇菜種植物大葉堇菜的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大葉堇菜 多年生草本...
-
大薊1
大薊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異名】馬薊(《范汪方》),虎薊(陶弘景),刺薊、山牛蒡(《日華子本草》),雞項草(《本草圖經》...
-
金盞草根
金盞草根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的根。植物形態詳"金盞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治疝氣。 【選方】...
-
打米花
打米花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馬郎花、白花藤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小元寶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...
-
蒿雀
蒿雀 (《本草拾遺》) 【異名】青頭雀(《東北動物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雀科動物灰頭鹀的肉或全體。 【動物形態】灰頭鹀 體長...
-
白葉刺根
白葉刺根 (福建) 【來源】為胡頹子科植物福建胡頹子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福建胡頹子,又名:?梧。 常綠直立灌木,高1~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大風子油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