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肺筋草
(《四川中藥志》)
【異名】肺經草、半邊錢(《天寶本草》),臍風草(《修訂增補天寶本草》),反背紅、血經草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烏兜(《貴州植藥調查》),烏豆草、一支箭(《貴州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薄片變豆菜的全草。
【植物形態】薄片變豆菜
多年生草本,高13~30厘米,無毛?;~柄長6~7.5厘米,基部具葉鞘;葉片3全裂呈復葉狀;中間裂片近于倒卵形,基部楔彤,兩側裂片斜橢圓形,基部斜闊楔形,長2~4.3厘米,寬1.5~2.5厘米,邊緣有深缺裂,裂齒先端有刺毛,長1~2毫米,上面綠色,葉柄與下面帶紫紅色;莖生葉小,深3裂;頂部葉極小而不裂。小傘形花序,排列成復傘形花序;苞片線形;花單性;雄花居于邊緣,具柄,萼齒5,線狀披針形,花瓣白色或淡紫色,卵形,先端凹入,具有狹窄而內折的小舌片;雌花居于花序中央,有短柄或近于無柄,萼片及花瓣與雄花同。雙懸果卵形或稍側向而成扁形,有刺,刺基部膨大呈鱗片狀相連。花期4月。果期4~5月。
生于陰濕的山坡、路旁及山林下,以竹林下最為常見。分布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、廣東等地。
此外,尚有同屬檀物心肺草亦同供藥用。植株較上種為小,小葉具短柄,卵形,先端尖,中央小葉先端又3裂,兩側小葉作不等的3淺裂,外側裂片較內側裂片為短,邊緣微波狀缺,有小尖刺。
【性味】辛甘,平。
①《四川中藥志》:"甘淡,平,無毒。"
②《貴州草藥》:"性溫,味辛微苦。"
【功用主治】散風,清肺,化痰,行血。治愈冒,咳嗽,哮喘,經閉。
①《天寶本草》:"散風寒,化痰。治四時感冒,哮吼,咳嗽,臍風。"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清熱潤肺,行血通經。治咳嗽或虛咳,婦女經閉腰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。
【選方】①治感冒咳嗽:烏豆草一兩。煨水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②治勞傷咳嗽:烏豆草一兩。泡酒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③治婦女經閉腰痛:大肺筋草,醪糟。煮服。(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④治哮喘:大肺筋草、巖白菜各五錢。加冰糖煎服。(四川)
大肺筋草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大肺筋草 (《四川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肺經草、半邊錢(《天寶本草》),臍風草(《修訂增補天寶本草》),反背紅、血經草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,烏兜(《貴州植藥調查》),烏豆草、一支箭(《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打米花
打米花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 【異名】馬郎花、白花藤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小元寶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 【來源】為旋花科植...
-
醋糟
醋糟 (《食療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米、麥、高梁等釀醋后所余的殘渣。 【性味】《綱目》:"大麥醋糟,酸,微寒,無毒。" 【...
-
大白藥
大白藥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小白藥、蛆藤、大對節生、大掰角牛。 【來源】為蘿藦科植物大白藥的全株。 【植物形...
-
脆蛇
脆蛇 (《綱目拾遺》) 【異名】金蛇(《本草拾遺》),地鮮、蝎蛇(《嶺表錄異》),銀蛇(《開寶本草》),金星地鱔(《本草圖經...
-
鱉甲膠
鱉甲膠 (《衛生寶鑒》) 【來源】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背甲煎熬而成的膠塊。動物形態詳"鱉甲"條。 【制法】取漂凈鱉甲,置...
-
慈姑花
慈姑花 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澤瀉利植物慈姑的花,植物形態詳"慈姑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"明...
-
海木
海木 (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雞波(傣名)。 【來源】為楝科植物鷓鴣花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鷓鴣花 喬木,高達10米...
-
春尖油
春尖油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楝科植物香椿樹干流出的液汁。植物形態詳"椿白皮"條。 【采集】10~11月采收。 【功用主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打米花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