蠶蛹
(《日華子本草》)
【異名】小蜂兒(《日用本草》)。
【來源】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蛹。動物形態詳"原蠶蛾"條。
【采集】由繅絲后的蠶繭中取出,曬干或烘干。
【性味】①《東醫寶鑒》:"性平,味甘,無毒。"
②《醫林纂要》:"甘辛咸,溫。"
【功用主治】治小兒疳熱,消瘦,消渴。
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風及勞瘦。又研敷蠶?惡瘡等。"
②《綱目》:"為末飲服,治小兒疳瘦,長肌,退熱,除蛔蟲;煎汁飲,止消渴。"
③《醫林纂要》:"和脾胃,去風濕,長陽氣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炒食、煎湯或研末。外用:研末撒。
【選方】①治小兒疳積:蠶蛹炒熟,調蜜吃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勞瘵骨瘦如柴:蠶蛹不拘多少,炒熟吃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③治消渴熱,或心神煩亂:蠶蛹一兩。以無灰酒一中盞,水一大盞,同煮取一中盞,澄清,去蠶蛹服之。(《圣惠方》)
④治蛔蟲:蠶蛹二合。爛研,生布絞取汁,空心頓飲之?;蛐Q蛹暴干,搗羅為末,和粥飲服之。(《圣濟總錄》蠶蛹汁方)
【臨床應用】治療高膽甾醇血癥
用家蠶蛹油的提純品制成丸劑(每丸含亞油酸亞麻酸150毫克,維生素E-0.5毫克)內服,每日3次,每次6丸,4周為一療程。觀察高膽甾醇血癥()230毫克%)患者31例,治前血清膽甾醇平均274.35±63.11毫克%(231~450毫克%);經4~12周治療后,血清膽甾醇平均下降50.23毫克%,其中血清膽甾醇下降至230毫克%以下者27例。據觀察,至服藥第4周,約半數左右患者出現血清膽甾醇下降,延長療程至8~12周,似有提高療效趨勢。服藥期間,1例冠心病合并不明原因顯微鏡下血尿患者發現有尿量增多現象,余未發現重要不良反應。從31例β-脂蛋白檢查和10例中性脂肪檢查的結果,來看出治療前后的差異。6例脂肪肝和3例糖尿病并發高膽甾醇血癥患者,服藥后血清膽甾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;原5例谷丙轉氨酶不正常()100單位)者,服藥后3例轉為正常。提示本品對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,具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膽甾醇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。
蠶蛹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蠶蛹 (《日華子本草》) 【異名】小蜂兒(《日用本草》)。 【來源】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蛹。動物形態詳"原蠶蛾"條。 【采集】由繅絲后的蠶繭中取出,曬干或烘干。 【性味】①《東醫寶鑒》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草金杉
草金杉 (《紅河中草藥》) 【異名】七頭風,糙葉地丁、松香草、野杉根(《紅河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自背葦谷草...
-
蒼白秤鉤風
蒼白秤鉤風 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 【異名】穿墻風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 【來源】為防已科植物蒼白秤...
-
參葉
參葉 (《中藥志》) 【異名】七葉子(《中藥志》),定風草(《陜西中藥志》)。 【來源】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葉。植物形態...
-
藏茴香
藏茴香 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 【異名】貢牛、郭鳥(藏名)。 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蕡蒿的果實。 【植物形態】蕡蒿 二年生或多...
-
肉蓯蓉
【中文名】肉蓯蓉(《本經》) 【類別】莖藤類 【異名】肉松蓉(《吳普本草》),縱蓉(《本草經集注》),地精(《石藥爾雅》...
-
剪夏羅根
剪夏羅根 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 【來源】為石竹科植物剪夏羅的根莖及根。植物形態詳"剪夏羅"條。 【采集】夏秋采收,...
-
鱉甲
鱉甲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上甲(《證治要訣》),鱉殼(《醫林纂要》),團魚甲(《河北藥材》),鱉蓋子(《山西中藥志》)。 【...
-
柏枝節
柏枝節 (《唐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柏科植物側柏的樹枝。植物形態詳"側柏葉"條。 【化學成分】木材含揮發油,其中大部分是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草金杉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