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文名】北沙參(《本草匯言》)
【類別】根類
【異名】海沙參、銀條參、萊陽參(《江蘇植藥志》),遼沙參(《中藥志》),野香菜根(《中藥材手冊》),真北沙參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】珊瑚菜(《江淮雜記》),又名:濱防風。
多年生草本,高5~35厘米。主根細長圓柱形。莖大部埋在沙中,一部分露出地面。葉基出,互生;葉柄長,基部鞘狀;葉片卵圓形,3出式分裂至2回羽狀分裂,最后裂片圓卵形,先端圓或漸尖,基部截形,邊緣刺刻,質厚。復傘形花序頂生,具租毛;傘梗10~20條,長1~2厘米;無總苞,小總苞由數個線狀披針形的小苞片組成;花白色,每1小傘形花序有花15~20朵;花萼5齒裂,狹三角狀披針形,疏生粗毛;花瓣5,卵狀披針形;雄蕊5,與花瓣互生;子房下位,花柱基部扁圓錐形。果實近圓球形,具絨毛,果棱有翅。花期5~7月。果期6~8月。
生于海邊沙灘,或為栽培。分布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【采集】7~8月或9月下旬采挖,除去地上莖及須根,洗凈泥土,放開水中燙后剝去外皮,曬干或烘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根呈細圓柱形或直條狀,兩頭較細,很少有分歧,長15~30厘米,直徑3~8毫米。外表淡黃色,粗糙,具縱紋及未除盡的棕黃色栓皮,并有棕色點狀的支報痕跡,頂端往往殘留圓柱狀的根莖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。斷面不整齊,淡黃色,中央有黃色放射狀的木質部,形成層呈圓環狀,深褐色。氣微,味甘。以根條細長、均勻色白、質堅實者佳。
主產山東、河北、遼寧、江蘇等地。
【化學成分】根含生物堿、豐富的淀粉。果實含珊瑚菜素。
【炮制】揀去雜質,除去莖基,用水略洗,撈出,稍潤,切段,曬干。
【性味】甘苦淡,涼。
①《本經逢原》:"甘淡,性寒,無毒。"
②《本草從新》:"甘苦味淡,微寒。"
【歸經】入肺、脾經。
①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太陰經。"
②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、足太陰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養陰清肺,祛痰止咳。治肺熱燥咳,虛癆久咳,陰傷咽干、口渴。
①《本草從新》:"專補肺陰,清肺火,治久咳肺痿。"
②《飲片新參》:"養肺胃陰,治勞咳痰血。"
③《東北藥植志》:"治慢性支氣管炎,肺結核,肺膨脹不全,肺膿瘍等。"
④《中藥志》:"養肺陰,清肺熱,祛痰止咳。治虛勞發熱,陰傷燥咳,口渴咽干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;亦可熬膏或入丸劑。
【宜忌】風寒作嗽及肺胃虛寒者忌服。
《本草從新》:"惡防己。反藜蘆。"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【選方】①治陰虛火炎,咳嗽無痰,骨蒸勞熱,肌皮枯燥,口苦煩渴等證:真北沙參、麥門冬、知母、川貝母、懷熟地、鱉甲,地骨皮各四兩。或作丸,或作膏,每早服三錢,白湯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②治一切陰虛火炎,似虛似實,逆氣不降,消氣不升,煩渴咳嗽,脹滿不食:真北沙參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林仲先醫案》)
北沙參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【中文名】北沙參(《本草匯言》) 【類別】根類 【異名】海沙參、銀條參、萊陽參(《江蘇植藥志》),遼沙參(《中藥志》),野香菜根(《中藥材手冊》),真北沙參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 【來源】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包谷火焰包
包谷火焰包 (《重慶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變成黑色的雄花序。植物形態詳"玉蜀黍"條。 【功用主...
-
貝母蘭
貝母蘭 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 【異名】止血果(《文山中草藥》),石巴蕉、對葉果、果上葉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小綠芨(《全展...
-
抱樹蓮
抱樹蓮 (《聲草藥性備要》) 【異名】巧根藤、飛連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星毛抱樹蓮(《廣州植物志》),抱石蓮、瓜子菜(廣州...
-
斑竹殼
斑竹殼 (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) 【異名】斑竹衣。 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籜。植物形態詳"斑竹根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...
-
艾葉
艾葉 (《本草經集注》)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艾(《詩經》),又名:冰臺(《爾稚》),艾蒿(《爾雅...
-
白千層
白千層 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 【異名】玉樹(《中國藥植圖鑒》)。 【來源】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層的樹皮。 【植物形態】白干...
-
藁本
藁本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藁茇(《山海經》),鬼卿、地新(《本經》),山茝、蔚香(《廣雅》),微莖(《別錄》),藁板(《山東...
-
檸檬桉葉
檸檬桉葉 (《廣西中藥志》) 【來源】為桃金娘科植物檸檬桉的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檸檬桉,又名:油桉樹、檸檬香桉樹、留香久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包谷火焰包
下一篇: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