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魚尾
(《閩東本草》)
【異名】溪桃、野桃(《閩東本草》),楊波葉、蒲羌癀、白波越子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根及莖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駁骨丹
落葉灌木,高2~3米。幼枝略呈四棱形,莖上被灰白色柔毛。葉對生;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,長5~12厘米,寬1.2~4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斑生鋸齒,上面綠色,被灰白色短柔毛,下面灰白色,密被柔毛;葉柄長3~10毫米,被毛。圓錐花序頂生;花小,淡紫藍色或白色;萼鐘形,4裂;花冠管狀,先端4裂;雄蕊4;柱頭2裂。蒴果,萼宿存。花期春季。
生于山地或栽于庭園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四川、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本植物的果實(白魚尾果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根、莖隨時可采。葉8~9月采為佳。
【性味】《福建中草藥》:"苦微辛,溫,有小毒。"
【歸經】《閩東本草》:"入心、腎、大腸三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祛風,化濕,通絡,殺蟲。治風寒發熱,頭身疼痛,關節風濕痛,脾濕腹脹,痢疾,丹毒,跌打損傷,蟲積腹痛。
①《閩東本草》:"驅風寒,去濕熱,止疼痛,健脾胃,殺蟲解毒。治風寒發熱,頭身疼痛,胃腹蟲痛,頭暈眩嘔。"
②《福建中草藥》:"驅風化濕,行氣活絡。治痢疾,脾濕腹脹,關節風濕痛,無名腫毒,跌打損傷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
【宜忌】《閩東本草》:"體質虛弱者不宜多服。"
【選方】①治痢疾:白魚尾鮮葉或嫩芽葉一至二兩,搗爛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②治丹毒:白魚尾全草三至五錢,煎湯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③治跌打損傷:白魚尾鮮根二兩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④治脾濕腹脹:鮮駁骨丹根二至三兩,水煎,早晚分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白魚尾
時間:1970-01-01 08:00 來源:未知 作者:小久 人氣:
【導讀】:白魚尾 (《閩東本草》) 【異名】溪桃、野桃(《閩東本草》),楊波葉、蒲羌癀、白波越子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 【來源】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根及莖葉。 【植物形態】駁骨丹 落葉灌木,高2~...
文章標簽:
相關推薦
-
百蕊草
百蕊草 (《本草圖經》)) 【異名】百乳草(《本草圖經》),地石榴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小草(《全展選編?內科》)。 【來源...
-
白云花根
白云花根 (云南) 【異名】法羅海,滇獨活、毛爪參、香白芷。 【來源】為傘形科植物白云花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白云花 多...
-
百蕊草根
百蕊草根 (《本草圖經》) 【來源】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,植物形態詳"百蕊草"條。 【功用主治】《本草圖經》:"下乳,...
-
百步還陽丹
百步還陽丹 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兜被蘭的帶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態】兜被蘭 多年生草本。塊莖球形;莖直立...
-
烏藥
【中文名】烏藥(《本草拾遺》) 【類別】根類 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烏藥的根。 【植物形態】烏藥,又名:旁其(《本草拾遺》...
-
白粱米
白粱米 (《別錄》) 【來源】為植物白粱的種仁。粱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。植物形態詳粟米條。 【性味】《別錄》:甘,微...
-
鳧羽
鳧羽 (《陸川本草》) 【來源】為鴨科動物綠頭鴨的羽毛。動物形態詳鳧肉條。 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性平,味咸,無毒...
-
龍葵根
龍葵根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,可以治療痢疾,婦女白帶,男子睪丸炎以及蚜蟲痛等疾病,下面醫藥橋健康網和大家來看看龍葵...
版權聲明:
1、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旨在傳遞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;
2、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;
3、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。
上一篇:百蕊草
下一篇:暫無